缸的擦洗範圍。
做同樣的事,讓徹之做比我自己做要多花數位的時間、水和洗滌劑,當然我自己做更省錢、省力、省時間。與他一起做的話,可以長時間成為他的合作伙伴。平時招呼他“一起玩吧”,不大有反應,現在卻能興致勃勃地和我並肩幹活了。而且以前問心訓斥他“不能搗蛋!”現在卻轉為表揚他,感謝他,我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表揚孩子非常重要,能使雙方精神愉悅。)
我有一個期待:他這麼酷愛清掃浴缸,也許有一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這方面比我還內行,成為清潔專家吧。
我在一旁刷洗浴缸軟墊以後其他小物件,他也表示出興趣,一次次地澆上洗滌劑,幫我清洗。儘管他做起事來沒有定性,淺嘗輒止,但只要他有點興趣,就讓他做。
最後的一道工序是用水沖走泡沫,也意味著整套程式結束。他想中途停止時,就喊“水,結束),就隨便曠工了,此時離真正的結束還遠著呢。由於他過量使用洗滌劑,中途甩手的話,到處還冒著泡沫,一片狼籍,與其說是清掃,還不如說是添亂。
即使這般混亂不堪,但假以年月,就逐漸學會分開使用浴缸洗劑、去汙粉、除蟎靈,連木條板墊腳凳的背面、地面瓷磚、洗臉盆、椅子也擦洗得鋥亮可鑑。對洗滌劑瓶子上寫著危險的提示文字亦有興趣,經常一邊念著“不得混用,危險”,一邊熟練地使用。有時不小心把洗滌劑噴灑在身上,也慌亂一陣子,但隨著經驗的積累,他已經能操作自如了。
“又得到媽媽表揚了!我也能幫上忙了!”徹之似乎逐漸為自己而感到自豪了。
隨著作業工序慢慢增加,面對輪番指示,他不是膩煩逃避,就是僵硬拒絕(他也有自尊心)。有時糾纏於錯誤動作,無止無休,根本無法進展。
於是,重拾他視覺的優勢,製作好清掃程式表,按順序逐個提示。
持續數年之後,徹之學會了很多,由於作業範圍從浴缸擴充套件至整個洗澡間,清掃程式表也更換如下。
(根據徹之的作業程式,這張程式表幾度調整細化,最後定型於初中三年級時。)
1。拔開浴缸的塞栓。
2。在浴缸的外側和內側塗上洗滌劑。
3。用海綿塊擦拭外側。
4。用海綿塊擦拭內側。
5。在海綿塊上塗上洗滌劑,擦拭水缸蓋子(表面和背面)。【譯者注:一缸熱水,全家人要輪流泡澡,為了保溫,需要浴缸蓋子。】
6。在海綿塊上塗上洗滌劑,擦拭牆壁瓷磚(每週一次)。
7。擦鏡子(每週一次)。
8。擦架子(每週一次)。
9。擦洗臉盆。
10。擦椅子。
11。用噴淋水龍頭沖掉泡沫洗淨。
以上為洗澡間的清掃程式。每天晚上,還要幹以下的活:
12。把浴缸的塞栓塞好。
13。開啟電源開關,放熱水進浴缸。
14。把浴缸用蓋子蓋上。
最初,每項做完,他就喊順序數字:“x,做完了,我來圈圈。”徹之往往把臉貼近程式表,彷彿要把那張紙看穿似的,邊看邊說:“1,圓圈。接下來,2。”如此這般,一步步推進。還不時自己逐條朗讀專案上的文字,這個專案一完成,自己主動圈圈。心情好的時候,餘勇可嘉,連續作業,做一個圈一個。有時心境欠佳,畏難而退,做生意隨機應變,比如:“5,打叉。”第5項就跳過不做(幹活丟三落四,由我事後補做。現在他已今非昔比,活幹得堪稱完美,我可以完全放手了。)
這樣,五歲左右的浴缸玩耍,在初中階段演化成浴缸清掃,狹小天地的完美打掃,竟然費時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