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想著。
在很久以前,久遠的千年之前,只有竹書在記錄歷史上,中國就已經誕生了一句政治名言: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
掌握名分和大義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後世,米帝高舉石油****的大旗,滿世界挑撥離間,打擊抹黑,就是靠的掌握了名分與大義。
不知道多少國家因此被米帝坑的淚流滿面,卻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
這就是軟實力的最高表現。
而在漢唐之季,假如劉徹記得沒錯,掌握了名分和大義的是中國。
這名分與大義的力量,在漢唐的統治者手裡,甚至比後世的米帝還可怕。
譬如漢書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莽(王莽)奏令中國不得有二名……單于從之,上書曰:幸得備藩臣,竊樂太平聖制,臣舊名囊知牙斯,今謹更名曰知……
跪舔至這種地步,讓人瞠目結舌。
但更誇張的還在後面,按照漢書記載,王莽篡漢後,匈奴人大為不滿,聲稱這是亂臣賊子的行為!
但,這畢竟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情,匈奴人也就只能嘴炮。
但是,等到王莽派使者前往匈奴,勒令匈奴人交出漢朝所賜的印璽,更換新朝印璽後,匈奴人就滿地撒潑打滾,死活不從。
最後還是有人想出了詭計,將單于的印璽騙到手裡。
可是……
匈奴人從此踏上了漫漫上訪路,堅決不要王莽賜給的新印,一定要舊的。
口水仗打了好幾年,使者往返十幾次,最後王莽被氣瘋了,乾脆當著匈奴使者的面將舊印摔碎,意思是:你大爺的,這下你該用哥賜的印璽了吧?
結果卻是然並卵……
匈奴人根本不接受和認可王莽給的新印。
而是繼續上訪,舊印摔碎了,那你就給我製造一個一模一樣的仿製品。
這事情一直糾纏到王莽死亡,更始帝派人給匈奴人送去一整套嚴格按照舊印的樣子製造的印璽,這場口水官司才算完畢。
匈奴人興高采烈的捧著印璽回家祭祀先祖去了。
順便說一句,當時的南匈奴祭祀祖先,包括了劉氏的歷代天子……
元成哀都可以在佔據優勢時,將匈奴人調、教成為賣萌的傢伙,沒道理他不行。
劉徹覺得自己至少比元成哀要強不少。
更何況,此次那個叫且之的匈奴右賢王的臣服,還將在戰略上嚴重動搖匈奴人和其他草原民族對漢室的抵抗心理。
連四柱之一,宗種之一的右賢王,都給漢朝皇帝跪下來了!
其他人再跪,也就沒有什麼心理負擔了。
這就是汪精衛式的人物對一個國家民族造成的最大傷害。
別管這個且之是不是在匈奴國內被排擠被打壓被歧視。
但他是單于親封的右賢王,是幕南諸部族名義上的首領,更是匈奴王族的宗種,享有單于繼承權的大人物,絕對的高階貴族和高層。
他的臣服,將在未來,在匈奴國內引發雪崩式的影響。
所以,劉徹在聽到了這個訊息就立刻回宮,召開緊急會議。
在歷史上的漢室,武帝朝統治初期,漢家也同樣遇到類似的情況,甚至武帝遇到的情況,比劉徹遇到的更完美更理性。
簡直可以說是天降大禮包了。
匈奴內亂,本是單于太子,左賢王的於單出逃漢家。
可惜,當時的武帝無論內部環境還是外部條件,遠遠不如劉徹此刻。
所以,拿了於單那張王牌,卻無法打出去,更別說使用了。
劉徹現在雖然只摸到一張老K,但是,正是這張老K,足以讓他湊出一個炸彈,糊匈奴人一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