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畫到裡間轉賬不提,楊萬里開始展示自己的“金龍探爪”。
紙箱子揭開後立即就有人上前來檢視,這株金桂的造型實在是祥瑞之極,身若盤龍,根若龍爪,對花卉盆景有獨鍾之情的人呼啦啦圍上來一大群,幫忙將花盆搬到旁邊,一群人開始肩上討論。
一箇中年人開價道:“小兄弟準備什麼價格出手這盆金桂?”
楊萬里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今天帶來只是想請大家鑑賞一下,沒有出手的意思。”
中年人並沒有將他的話當真,出價道:“一百八十萬,怎麼樣?”
楊萬里但笑不語。
中年人繼續加價:“二百萬!”
楊萬里收起臉上的笑容說道:“真的只是帶過來讓大家鑑賞一番,沒有別的意思。”
中年人見楊萬里態度堅決,便不再說話準身離去了。
等他走了之後,才有人說道:“小楊萬里笑著拱了拱手說道:“謝謝老哥指點了。”
楊萬里將花盆抬到旁邊的這會兒工夫,胖子的龍鳳玉佩經過兩人的互相抬價以六十八萬出手了。張乾隆的獅子鎮紙既沒有歷史底蘊也沒有研究價值,賣的只是個翡翠的價值,在幾人中屬於最普通的了,只賣到了三十萬的價錢。
至於左帥,只是拿出了木魚,那串佛珠沒有拿出來,雖然木魚的材料比之佛珠要珍貴一點,可能年份也要久遠一點,但是木魚這個東西出現在特定人手裡面才合適,平常人拿著這個東西的話就有點不倫不類了。而佛珠卻能戴在手上面,有著清神的作用。識貨之人不少,立即就看出來木魚的材質是黃楊木,六個人一起競價,最後一隻小小的木魚驚人賣出了五十五萬的高價。
看得旁邊的田鋒感慨頗多,這才叫真正的把錢不當錢,幾十萬掙強一隻木魚,只因為它材質稀少,只因為它上面附帶著一點小小的功能。
趙清思索性沒有將自己帶來的信印取出來。
倒是劉凡的唐三彩引起了爭議。
其實唐三彩是一類陶瓷的總稱,這是一種盛行於唐代的陶器,以黃、褐、綠為基本釉色,後來人們習慣把這類陶瓷稱為“唐三彩”,但並不是每一件唐三彩都是唐代出產的。
唐三彩採用堆貼、刻畫等形式的裝飾圖案,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線條粗獷有力,而且唐代的三彩多事一些女傭或者駱駝歌妓之類的,像這種瓶狀的並不多。這一點劉凡也是在將這瓶子買回家裡面的時候才想起來的,那麼他的這個瓶子細膩光滑肯定有問題了。首先能確定這是一件唐三彩,且不是唐代的,只是需要確定是那個朝代的便能曉得這件東西到底是真是假,自己那一萬塊花的值不值得。
經過仔細檢視發現,瓶子外底印的是唐代的印記,但是瓶子內底的卻是明代的印記。於是上網檢視了一番瞭解到,明代也是有著唐三彩的,只是不在官窯中燒製,官窯中燒製的都是細瓷和青花瓷,唐三彩只存在一些私人的窯中,而且燒製的手法結合了青花瓷的燒製秘法,出來的唐三彩已經和唐代的大有不同,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明代的唐三彩表面細膩光滑。
如果是明代的唐三彩,那麼也不算損失,最少也是見古董,明代的陶瓷再不值錢也不值個幾萬塊了?所以他將這件“唐三彩”帶了過來。
一個人粗粗看了一遍就說到:“這位先生可能被騙了,這並不是一件真品,贗品的成分居多。”他也沒劉凡卻好似不以為意,繼續等著鑑定。
另一人拿起瓶子特意朝內部看了看,不太清晰,讓服務員取過來一個小手電仔細看了看,看到裡面明朝的印記之後卻有著不同的想法。將瓶子放下來說道:“我出價十萬塊錢買你這個瓶子怎麼樣?”
劉凡在網上面查過了,這要是一件真實的明代私窖新增了青瓷技術的唐三彩,價值也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