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銘淇回京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皇宮彙報情況。
具體的當然是由鄧輝、熊大寶等人來彙報,柳銘淇就補充細節便可以。
緊接著,他連家都沒有回,先跑城牆外面的蜂窩煤第二工坊,再跑了蜂窩煤第一工坊。
兩個主管池三和展書也被叫到了身邊。
都是一家人,柳銘淇也沒有跟他們多廢話,“你們的這個生產速度不行,要加快。”
兩人互望了一眼,池三說道:“殿下,現在還不叫多啊?第一工坊每天生產超過一千萬個蜂窩煤,第二工坊也達到了每天七百萬,遠遠超出了我們之前的預期呀。”
“湖南湖北起碼需要五億個蜂窩煤,你們這樣做,多久才能湊得齊?”柳銘淇搖手道,“從明天開始,第一工坊每天兩千萬,五天之內達到三千萬個,第二工坊必須提高到兩千萬個。”
眾所周知,最冷的時候不是下雪和積雪的時候,而是積雪融化的時候。
融化需要吸收周圍的熱量,從而導致溫度急劇的下降,比起寒冬臘月要冷得多。
眼看著要不了多久,積雪就要全面開始融化了,你不給兩湖的民眾提供更多的蜂窩煤,他們能撐得過去嗎?
展書苦笑了起來,“殿下,這樣就會打亂我們的計劃跟安排啊。”
“不要提這些。”柳銘淇抬起了手,“湖北湖南受苦已經夠多了,都是我大康的子民,我們裕王府難道連這點犧牲都沒有嗎?”
頓了頓,他問道:“煤炭夠不夠?”
池三回答道:“夠用了,從西北運來的煤炭已經到了一億五千萬斤,全部直接運送到了倉庫裡面,堆放都堆放不了呢。
而且前兩天內務府的張翔張大人就跟王爺說了,這批煤炭是內務府支付購買的,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儘可能多的往災區送。
至於我們因此支付的工錢,會在災情過後跟我們結算,大概是會用煤炭來抵。”
景和帝不是那麼喜歡佔便宜的人。
既然災區急需蜂窩煤,那麼他肯定要自己承擔費用。
現在內務大臣張翔來說的原材料和工錢的問題,就代表了他的擔當。
柳銘淇點點頭。
其實這樣做才對,不然全靠民間來補貼,做久了肯定會產生矛盾。
憑什麼?
為什麼?
一次兩次的捐贈還行,次次都捐贈,那叫什麼做生意呢?
國家採購本來就是很正常的嘛!
我大漢無恥了一點,但我大宋卻是很懂規矩的,和大康一樣。
“石灰呢?”
“石灰原材料也是內務府提供,我們只用挖掘附近的黃泥土就好了。”池三道。
“人手呢?”
“現在第一工坊是三萬多人在幹活兒,第二工坊也有兩萬左右。”池三繼續道:“如果想要提高這樣的產量,我們只能臨時多僱傭一倍的人手,而且加大夜間生產的力度,才能做好。”
“還有風乾的步驟不能節省,否則蜂窩煤就容易碎掉。”展書提醒道,“如果要加上這個步驟,起碼還得再多招一半的人,生產更多的蜂窩煤,晾曬更多的蜂窩煤,自然就能保證每天的出貨量了。”
“你說得對,該有的步驟都不能節省,不然拿出劣質產品出去,人家以為我們裕王府就這個水準。”
柳銘淇先是同意了展書的說法,然後又道,“那就臨時增加吧,反正我們陛下有錢!順便告訴他們原因,說明這只是最多兩個月的活兒,願意來就來,不願意就算了。”
“好!”
池三和展書都沒有異議。
打零工這個說法又不是隻有現代才有,早在千年之前就有。
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