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議!”內閣眾人贊成道。
“既然如此就按吾師的意見來處理,但是州、府、縣的設立一定要慎重,絕不能草率行事。”朱由校說道。
“諾。”
“救災的事情進行得如何了?”朱由校問道。
“正在進行之中,只是此次救災結束,帝國儲備的糧食幾乎七成都被消耗一空,今年各地的災情嚴重,糧食的儲備將會是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畢自嚴回答道。
“糧價如何?”朱由校問道。
“朝廷雖然調集了大批的糧食前往災區,平抑糧價,可是糧價比去年依然漲了三成,臣預計糧價還會上漲。”畢自嚴回答道。
“朕準備再修一條從京師到庫倫的馳道。”朱由校想了想說道。
“陛下,國庫現在根本拿不出錢來修建馳道,除非再從內帑撥款。”畢自嚴說道。
“朕此舉不但是想以工代賑,更是想將他們移民到庫倫等地,這次修建馳道的百姓,朕是想將他們留在外蒙古,外蒙古雖然極其貧瘠,但是如果墾荒得當的話,那裡依然可以獲得上十萬頃的田地。”朱由校說道。
朱由校一直想為什麼漢人經歷了這麼多災難依然屹立不倒?朱由校覺得漢人最厲害的一個地方就是種植的本領,朱由校親眼見過有人將莊稼種在石頭縫裡,雖然這樣的種植環境只能勉強餬口,但卻保證了血脈的傳續。
“臣附議,誠如陛下所言,移民不但可以緩解帝國的災情,而且還可以使得新領地歸心。”溫體仁贊成道。
“陛下,只是修建馳道的資金應該怎麼辦?”畢自嚴問道。
“前期朕從內帑再撥一百萬兩銀元出來支援此次馳道的修建,後期如果資金再不夠的話,就由朝廷自行解決如何?”朱由校問道。
“這樣的話應該沒問題,夏糧上市在即,完成夏糧收購之後,朝廷應該就有錢來修建馳道了。”畢自嚴說道。
“明年三月便是票選內閣之時,各位應該考慮下一屆內閣的人選,規矩依然和上次一樣。”朱由校提醒道。
“諾。”
……
帝國災情的嚴重,已經影響到了整個帝國。在皇宮裡,張嫣甚至發起了一場勤儉節約的運動。
“寶珠,在皇宮的勤儉節約是沒有錯,但朕覺得你應該出去走走,有時候,你發現你出去走一圈,比你在皇宮裡的勤儉節約更有用。”朱由校說道。
“為什麼?妾不是很明白。”張嫣說道。
“救災應該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他救,也就是朝廷進行救災,還一個是自救,也自己救自己,在前期他救相對來說比較重要,但在後期自救相對來說比較重要。”朱由校說道。
張嫣想了想說道:“這點妾明白。”
“而救災就像是一場戰爭,在戰爭中,士氣才是最重要的,而在救災中,希望才是最重要的,在災難面前本身有些人本來是能活下去,但缺乏活下去的希望,他們卻死在災難之中。你想過嗎?如果此刻你和朕出現在災區會是一個什麼情況?”朱由校問道。
張嫣順著朱由校的話想了想,說道:“這肯定一件極其振奮人心的事情,災區的百姓也會認為朝廷絕不會拋棄他們,他們也會有活下去的希望,這個時候百姓一定會更加支援陛下,支援朝廷。”
“帝國的百姓是最淳樸的百姓,當你對他們好的時候,他們一定會加倍對你好,所以你有沒有想過去災區看一下?”朱由校問道。
“那妾就陪陛下去一趟災區。”張嫣點頭。
“朕是極其反對皇帝坐在宮裡不出門的,坐在宮裡就會與下面的百姓完全脫節,根本就不可能瞭解民間的疾苦,這樣的皇帝做出來的決定怎麼可能是對的?所以去災區走走,到地方上去走走絕對是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