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候,琴棋書畫莫不知曉,詩詞文賦樣樣精通。加上她天資巧慧,容貌娟娟,
十五歲豔織初張時,就名冠秦淮。所居釣魚巷每日是車馬駢溢、絡繹不絕,門館如
市、宴無虛席。
��董小宛雖是風塵中人,但性如鐵火金石,質似冰壺玉月。對於那些玉箸舉饌、
金爐飄香的家門權貴、尋花問柳的紈褲子弟們心生厭惡,莫不報以冷眼奚落。
��然而對當時聚匯南京,講學談經、主持清議、藏否人物、評議朝政、憤世憂國
、傲嘯文壇的“復社”名流文士,卻態度截然不同。董小宛常與他們一起品茗清談
、評文論畫、溫酒吟詩、填詞譜曲,可謂是無所抱泥,盡得其樂。
※※※※※※※※※※※※※※※※※※※※※※※※※※※※※※※※※※※※
��崇禎十二年(西元一六三九年),宵佳節。
��夜幕剛落,南京內已是鑼鼓喧天,華燈齊放;秦淮兩岸,河亭畫樓,彩燈高懸
、朱欄曲檻,繡簾半卷、紅袖飄香,笙歌伴宴。
��秦淮河上,燈船花艇首尾相接,絲竹弦管騰騰如沸,水火激財洩影流光;南京
城內,大街小巷、松枝竹葉,結棚張燈,光怪陸離,爭奇鬥豔,令人目不暇接。更
有那叫賣百葉千絲、雜碎熟切、燈圓油錘、梅子山楂的小販,挑擔提籃、穿街走巷
,吆喝叫賣聲聲不絕於耳。
��董小宛生性淡泊,厭惡喧囂,這一日託病謝客在家。她倚窗對月,不由吟起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