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錢學森則集兩個優勢於一身,高超地將兩隻輪子裝到一輛戰車上,碾出了工程控制論研究的一條新途徑……
1980年5月20日合眾國際社記者羅伯特·克萊伯的題為《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一文指出:金貝爾對錢學森博士才能的高度評價,已經被1955年錢獲准離開美國回國以來的事實所證明。正是因為有了錢學森,中國才在1970年成功地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現在,由他負責研究的火箭,正使中國成為同蘇聯、美國一樣能把核彈頭髮射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國家。
美國火箭專家克拉克()說:
*的歸國學人當中,無人重要效能出錢學森其右。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史蒂夫(Guyford Stever)教授以為:
他(引者注:指錢學森)在美國的成績很好,但不足以令人折服。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貢獻才真正了不起。
1957年郭沫若發表在《文匯報》的一首七言《贈錢學森》詩,這樣寫道:
大火無心雲外流,登樓幾見月當頭。
太平洋上風濤險,西子湖中景色幽。
突破藩籬歸故國,參加規劃獻宏猷。
從茲十二年間事,跨艦相期星際遊。
錢學森夫人蔣英對丈夫的評價是:
他是一位把祖國、民族利益和榮譽看得高於一切的人,說得上是一位精忠報國、富有民族氣節的中國人。
錢學森的學生、院士、國務委員宋健這麼評價老師:
錢老是我們的民族英雄。
錢學森的學生範良藻這麼評價老師:
錢學森先生的治學之道就是會看方向、出點子,為國為民,想人之不敢想,言人之不敢言,為人之不敢為,超前意識,渾然一體。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那樣:“與其說我是物理學家,不如說我是哲學家。”先生的治學之道,是以*列寧主義哲學為指導。科學和哲學的根本區別,在於科學上的所有認知都必須接受科學實驗的檢驗,哲學可以指導科學,但絕不可以取代科學;不懂哲學的科學家是渺小的,同樣,不懂科學的哲學家也是渺小的。
小引:形形色色的評價(2)
英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在長篇小說《2010年,太空漫步(第二集)》(2010:Odyssey (2))中,把一艘中國太空船命名為“錢學森號”。
1991年10月14日,國務院、中央軍委釋出授予錢學森“國家傑出科學家”榮譽稱號的命令,指出:
國務院、中央軍委號召廣大科學工作者向錢學森同志學習,學習他崇高的民族氣節、嚴謹的科學態度、樸實的工作作風。像他那樣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方法論指導科研工作;像他那樣勤勤懇懇,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為發展和繁榮我國科技事業,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2001年9月24日,原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張勁夫在回憶文章中這樣評價錢學森:
從錢學森在美國和他回國以後的經歷中,不難看出錢學森同志的政治品質和治學品質同樣高尚。事實證明錢學森同志是我黨難得的政治上成熟的戰略科學家,中國人民忠誠的兒子。我冒昧地將他的品德和精神概括為“錢學森精神”,殷切地期望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以錢學森同志為榜樣,向錢學森同志學習。如果在我們年輕一代中,能湧現出許多位“錢學森”,那對推動我國今後科技事業的發展,對貫徹落實科教興國的戰略將是意義深遠的。若然,我這名在科技戰線戰鬥過的老人將十分欣慰。
2001年12月21日,中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