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之照也。是故日光照室內,道術明胸中。開戶內光,坐高堂之上,眇升樓臺(5),窺四鄰之廷(6),人之所願也。閉戶幽坐,向冥冥之內,穿壙穴臥(7),造黃泉之際(8),人之所惡也。夫閉心塞意,不高瞻覽者,死人之徒也哉!
【註釋】
(1)是:根據文意,疑是“足”形近而誤。下文“其謂一經是者”,“是”亦系“足”形近而誤。(2)引文參見《論語·子罕》。
(3)我:根據文意,疑是衍文。
(4)內(nà納):通“納”。
(5)眇:通“杪”,高。
(6)廷:章錄楊校宋本作“庭”,可從。
(7)壙(kuàng礦)穴:墓穴。
(8)黃泉:地下泉水。這裡指埋葬死人的地下深處。
【譯文】
有人以為能解說一種經書就夠了,為什麼需要博覽群書呢?孔子學派,要學習五經,五經都學習好了,就接近聖人的才能。顏淵說:“用文獻知識來豐富我。”才能智慧高的人,才能做到博覽古今。顏淵說“博”的意思,難道只指一種經書嗎?不能通曉五經,又不懂得民眾的事,只墨守和相信一家學派,不喜歡廣泛閱讀,沒有複習舊知識獲得新體會的聰明,並且具有保守愚蠢不博覽的愚昧,這樣的人認為只解說一種經書就夠了,那是理所當然的。開門讓陽光進屋,陽光不能照到陰暗的地方,就開個窗戶,以便幫助門使屋子更明亮。對一種經書的解說,就像太陽從門照亮屋子一樣;用傳書來幫助學習,就像有了窗戶一樣。各家的學說,能使人通曉道義明白事理,不只是開個窗,讓陽光照進屋可比。所以陽光照進屋內,就像道義學術照亮了胸中。開啟門讓陽光進屋,坐在高大的堂屋裡,登上樓臺的最高處,看周圍人家的庭院,這是人們所希望的。閉門靜坐,面向黑暗深處,挖個墓穴睡下,去到黃泉的深處,這是人們所厭惡的。閉塞視聽,思想僵化,不能高瞻遠矚博覽古今,那就是死人之類!
【原文】
38·5孝武皇帝時(1),燕王旦在明光宮(2),欲入所臥(3),戶三百盡閉(4),使侍者二十人開戶,戶不開。其後,旦坐謀反自殺。夫戶閉,燕王旦死之狀也。死者,凶事也,故以閉塞為佔(5)。齊慶封不通(6),六國大夫會而賦詩,慶封不曉(7),其後果有楚靈之禍也(8)。夫不開通於學者,屍尚能行者也。亡國之社(9),屋其上、柴其下者,示絕於天地。《春秋》薄社(10),周以為城(11)。夫經藝傳書,人當覽之,猶社當通氣於天地也。故人之不通覽者,薄社之類也。是故氣不通者,強壯之人死,榮華之物枯。
【註釋】
(1)孝武皇帝:漢武帝。下文言“燕王旦在明光宮,欲入所臥處,三戶儘自閉”的事,發生在漢昭帝元鳳元年(公元前80年),其時漢武帝已死。故疑有誤。
(2)燕王旦:劉旦,漢武帝第四個兒子。封燕王。昭王時,與上官桀密謀:殺霍光,廢帝自立,事情洩漏,自殺。明光官:即明光殿,燕王旦受封時的宮殿。
(3)《太平御覽》卷一八四引《論衡》文“臥”下有“處”字,可從。
(4)戶三百:明光殿不可能有“戶三百”,故疑有誤。《太平御覽》卷一八四引《論衡》文“三戶盡閉”,可知明光殿有“三戶”。《漢書·武五子傳·燕刺王劉旦》有:“殿上戶自閉,不可開。”故疑“百”系“自”形近而誤,又誤置“盡”上。疑全句當為“三戶儘自閉”。
(5)佔:占卜,預測。這裡指預兆。
(6)慶封:字子家,春秋時齊國大夫。不通:這裡指沒有學問。
(7)六國大夫會而賦詩,慶封不曉:《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