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邊緣。
三年裡面數場五十萬人以上的大型戰爭就讓阿拉伯軍隊損傷殆盡,一百萬軍隊早就不夠用了,他們實際上又緊急擴軍了五十萬左右,但是這五十萬人根本不經打,所以損失的速度也是驚人的,大唐軍隊就俘獲了起碼十五萬以上的阿拉伯青壯年男子回國做奴隸,更別說其他兩國獲得了多少人口和國土。
阿拉伯人這一千兩百萬左右的人口到了現在估計有沒有兩百萬都是個未知數,更別說他們還有多少軍隊了,而大唐羅馬波斯三國聯軍三十七萬兵精糧足,裝備精良,一路過來高歌猛進,戰鬥意志旺盛,滅國的戰功不是一般的大,訊息傳回去。三**隊都可以獲得各自國家政府的嘉獎,同時這也是一件壯舉,三支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軍隊因為共同的敵人聚集在了一起,共同消滅了共同的敵人,這要是寫在史書上,也是一件可以流傳後世的美談。
他們都不會在意被他們聯合起來消滅掉的阿拉伯帝國會如何想這件事情。
之後會發生什麼也不在他們目前的考慮之中。
戰前會議很快就召開了。三軍最高統帥和副帥齊聚一堂,圍著一幅地圖激烈的說著什麼,然後各自有各自的翻譯翻譯各自的話語,說起來可以在波斯國裡面找到同時會使用三國語言說話的人也是個奇蹟了,這年頭居然有人精通三國語言,也算是一種緣分……
他們所面臨的就是阿拉伯帝國首都最後的屏障,一座要塞城池,大概早在阿拉伯人發跡之前他們就開始在這裡建設關卡,大概的意思是因為首都是一馬平川。不方便守衛,當時的統帥就意識到如果有一天國都遇到了危險那就糟糕了,於是率軍選址,就在這裡建立了一座要塞城池,留有專門的駐軍,還有不少人口,有充沛的軍糧和軍械物資,即使是阿拉伯人最危險的時候。也沒有動用這裡的五萬駐軍和軍械物資。
就在這個時候,這座要塞成為了阿拉伯人最後的希望所在。
三軍主帥都去考察了那座要塞的地形和守衛情況。結果不算樂觀,其實原本如果可以用大唐的火炮轟擊的話,這座要塞也堅持不了多久,還不用浪費太多的兵力,當時就在這個最要命的關頭,大唐主帥也是三軍聯合主帥薛萬徹宣佈。大唐軍隊的火炮炮彈打完了,三個月之內,估計是無法使用火炮了。
其他兩軍統帥都很鬱悶,暗罵薛萬徹混蛋,最關鍵的時候掉鏈子。在這個時候居然把火炮的炮彈給用完了,對於這件事情的真實性他們不會懷疑,因為給大唐軍隊也要衝鋒陷陣,隱瞞事實讓大唐軍隊一起送死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這個事情一定是真的。
那麼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制定戰術戰策了,還有兵力的使用,目前的三**隊數量比例是大唐九萬多,羅馬人十二萬多,波斯人十五萬多,所以薛萬徹建議就按照軍隊數量的比例安排攻擊事件,比如以十二天為一個輪迴,按照比例,大唐軍隊攻擊三天,羅馬軍隊攻擊四天,波斯軍隊攻擊五天,一共十二天,輪番進攻,等到城池即將告破的時候,三軍一起出動,如果在火炮來臨之前城池沒有攻破,那就使用火炮好了。
但是,薛萬徹提醒,還有一個月就要到冬天了,冬天非常寒冷,對於我們而言是不利的,而且糧草的運輸也成問題,如果可以儘早結束戰鬥就儘早結束戰鬥,阿拉伯人在這裡築城死守,很明顯是想將我們拖延到冬天,然後用這裡的寒冷氣候還有糧草水源的匱乏拖垮我們,爭取時間,對於我們而言,可以趕在冬天之前把這座城池攻下來,然後在阿拉伯人的首都過冬,是最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