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眉根上方。一旦‘天目’開啟了,便沒有什麼東西能擋住他的視線。比如,山那邊的人啊,牛啊,乃至蒼蠅、蚊子、細菌,在山這邊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人體內的肝啊肺呀,腸子肚子,地下海底的寶藏,它也能看得明明白白。如今什麼超聲波、電磁儀,什麼遙感技術,深井鑽探,所有的先進技術,統統都用上了,可許多事物,還是弄不清它的廬山真面目。可是,你如果開發了‘天目’,只要看一眼,就能瞭如指掌。這是多麼巨大的生產力、戰鬥力啊!從前,人們常常幻想有‘千里眼’,其實這隻‘千里眼’就在我們身上。因此,開發‘天目’是人的潛能的最大的發揮。這與猴子變成人一樣,是人的自身的第二次偉大革命。我曾三上華山,親自聆聽過祖師爺的教誨。他誇我資質好,能刻苦,完全能開發‘天目’,並親手授予我這套道裝……同志們只要潛心修煉,你們就一定能成為優秀的氣功大師……”
聽到他那公雞長鳴似的洪亮的講話,見到他那魁梧的身軀,及其講話時手舞足蹈的情態,竹海立刻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只是由於久遠歲月的封鎖,眼前的影像與記憶地裡的圖形對不上號。竹海在時間的長河裡,苦苦溯游,突然他在大師左靨旁發現了一粒豌豆大的暗紅的瘢痕。沉渣泛起,它明確向他昭示:他,不就是游魚子,不就是五十年代與他同在昆陽師範就讀的同班同學尤瑜麼?海濤不斷地啃齧著陡峭的巖壁,多少年後,石壁也會出現坑坑窪窪,江山不可復識。嚴酷的歲月的斧鑿,遠遠勝過海濤的刀劈的偉力,人的血肉之軀如此柔弱,又怎能與堅硬的岩石相比?長期的風刀霜劍的刮削,當然會使人面目全非。不過,這一最富有特徵的標誌,就像一片最神奇的鑰匙,迅速開啟了竹海長期關閉的記憶的閘門,塵封已久的記憶,便似洪流洶湧地傾瀉而下。
一九五二年的九月三日,昆陽師範開學的第三天了,挑著簡單的行李捲,遠道走出大山的竹海,來到學校。學校背靠鬱鬱蔥蔥的青龍山,面向濱湖廣袤的田野。一條封閉的簡易公里直通到大門前。木柵欄大門緊緊關閉著,兩側的白粉高牆上,分別書有宋體大字標語:
教育濟貧弱;
三杆育英才。
門前有個四百米跑道的大操場,中間矗立著多副籃球架。周圍綠樹環繞,操場恰如碧海里的沙洲。校門前的平臺高出操坪米多,當中高高豎立的旗杆上,飄揚著五星紅旗,這是學生集合時天然的主席臺。主席臺兩側各有石砌的階磯通到操場。學校左側山勢平緩,山坡上種著紅薯、黃豆、花生、蔬菜。這是學生揮舞“三杆”中的一杆——鋤杆的勞動基地;右側低平狹長,是個田賽運動場。
木柵欄校門的左側是傳達室,有小門通到柵欄大門外。平時,學生、外來人員,透過登記由此門出進。傳達不在,竹海穿過傳達室,走進學校。傳達室對面是理髮室。此時,迎面從理髮室走出一箇中年人,身材高大,肩膀寬闊,簡直像一扇大門。他,筆挺的西裝,整飭的花領帶,鋥亮的皮鞋。在大家都穿清一色的白襯衣、灰色列寧裝的革命年代,在氣溫仍高、連十分講究的教師都穿襯衣汗衫的九月,他的這身打扮,的確鶴立雞群,獨樹一幟。竹海想,他一定是老師,便向他敬了個禮,問他新生報到處在什麼地方。他卻冷漠地笑著,怪腔怪調地回答:
“小夥子,我是‘教理化’的。什麼報到報失,是教導處的事,我不管。你去問別人吧!”說著,便揚長地走出了校門。竹海碰了一鼻子灰,心中十分惱火:這位老師怎麼這麼傲慢?你不回答就算了,出語怎麼如此唐突!難道死了張屠戶,就得連毛吃豬肉?於是,他想踅進理髮室去問別人。
“哈哈!‘搞理髮’的,‘教理化’的,這個‘吊**’,真會捉弄人。有趣,真有趣!嘿嘿,鄉巴佬,多麼可愛的鄉巴佬!”
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