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21世紀之後,福|建這邊除了走私比較出名之外,還出現了很多騙|子,騙術幾年就一翻新,什麼盜刷銀行卡、手機簡訊、電話詐騙等等,都是引領全國騙界潮流,影響不太好。雖然說不是每個福|建人都這麼幹,這也是一小撮攪屎棍子,但是誰又願意去一個盛產騙術的地方呢?除非是必須,否則肯定繞著走。
在後世的時候,洪濤看過一部叫做《鐵證如山》的紀錄片,就是由福|建電影製片廠攝製的,拍攝時間大概是七十年代。當時洪濤在看這部片子的時候,就對片子所描述的七十年代的石|獅鎮有一個疑問,這是真的嗎?為什麼要這麼問呢?因為在那部紀錄片裡,石|獅鎮這個地方,居然從七十年代初期,就已經變成了市場經濟了。
那是一個什麼年代?還是嗡嗡嗡正盛的年代,你家多養一隻雞都得揪出去批鬥,但是在這裡,沒關係。當時石|獅人幹什麼呢?他們跑到周圍的地區,收購糧食、布匹、食用油這些國家管控的生活物資,然後運回來高價出售。到一九七七年的時候,整個石|獅在冊的工商戶只有一百多家,但是擺攤位做生意的達到了一千多家,而當時石|獅的總人口才三千多戶。
為什麼石|獅會這樣呢?這裡就有一個歷史原因了,自古以來,這裡都是地少人多,光靠種地,是養不活這麼多人的,經商的理念,在這裡根深蒂固。而且不光是在本地經商,石|獅人還勇於開創,他們拋家舍業,腳步遠達南洋很多國家,所以造成了這裡的人幾乎家家都有海外親屬,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僑鄉。所以他們對外面的世界,多少也比其他地方人瞭解的清楚,手裡也因為海外的親屬不斷往回郵寄東西,而有了點錢,於是他們就想要過更好的生活。
怎麼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呢?當然是做買賣了,那賣什麼呢?石|獅人有辦法,他們把海外親屬郵寄來的衣服、物品都擺到街邊出售,一來二去的,形成了一種叫做估衣攤的買賣。估衣這個詞兒,大概意思就是買賣舊衣服的,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舊衣攤唄。靠著這種小本經營,萬元戶這個詞兒,在石|獅恐怕從六七十年代就已經有了,而且他們還不滿足,光做這種倒買倒賣的生意他們覺得不過癮,於是又開始弄家庭作坊和工廠,自己做自己賣。
但是胳膊畢竟擰不過大腿,大概一九七一年的時候,石獅倒黴了,省裡派來了工作組,挨家挨戶的清查,搗毀了十多家地下黑工廠,還逮捕了好幾個出頭鳥,一律打上投機倒把的罪名予以嚴懲,而那些估衣攤更是被嚴厲禁止。
不過石|獅人並不是第一次被割韭菜了,歷朝歷代他們的祖先都被這樣折騰過,於是他們也都具備了很強的生存能力和抗壓能力。當你嚴查的時候,那人家就不幹了,都和洪濤一樣,把錢藏著,不拿出來,他們在等待時機。於是等嗡嗡嗡剛一結束,這些人又把錢從地裡刨出來,不管是弄小工廠也好,託人捎給自己在海外的親屬幫自己進貨也罷,反正一夜之間,石|獅街頭又是遍地攤位,買賣紅火。
對於這些歷史,洪濤半信半疑,但是面對眼前的事實,他不信也不成。洪濤他們住的個國營沈獅旅社,就在最熱鬧的大倫街上,出門之後你往左、往右都是攤位和商鋪,大部分都是賣衣服的,至於他們是否有執照什麼的,洪濤覺得很難說,按照那個紀律片裡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