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越來越突出的問題。社會矛盾的生長點在增加,並且出現了多元化趨勢,比如就業、徵地拆遷、環境保護和基層選舉等問題,都很容易傳導、延伸到社會穩定層面。
這些深層的問題,都在考驗著各級政府的執政水平,以前是市長,思考可以,進言也行,偶然市長還會有所指示,但許多的事情還得戴逸飛去通盤考慮,他楊志遠不宜過多插手,只能在經濟工作奉行讓利於民的基本行為準則,現在戴逸飛走了,就得由他楊志遠來。
楊志遠往靠椅上一靠,看了一眼窗外的那排香樟一眼,發出第一道指令,不是召開常委會,而是讓邵武平通知毛世軒同志過來一趟。
毛世軒為誰?市委副秘書長兼市委群工部部長和市信訪局局長。市委副秘書長兼群工信訪,可見市委對信訪工作的重視,但光重視就行了,顯然不夠,還有必要改變現有的信訪制度。上面重視,下面卻陽奉陰違,不落實,重不重視都一樣,信訪還是會層出不窮。
毛世軒四十多歲,一接到邵武平的電話就趕忙跑了過來。
大家都不是初次打交道了,楊志遠任市長,對群眾來信都非常重視,對群眾反映的具體問題,楊志遠都會明確有關部門,限期給群眾明確的答覆,儘快依法按政策把群眾的合理訴求解決到位,不能解決的,也必須給群眾一個信服的理由,政策依據又在哪。含含糊糊,拖拖拉拉,在楊志遠這裡肯定行不通。
楊志遠就任會通市市長後,一直都懂張弛有度,即便是解決于小偉的問題,也是談笑之間,讓于小偉犯罪集團頃刻間灰飛煙滅,但楊志遠還是拍過二次桌子,罵過二次娘:一次是去年的12月28日,楊志遠對著市城建局副局長劉平之流怒目而視,嚴詞以厲,一干貪官紛紛落馬。
還有一次,是楊志遠剛到會通上任不久,有一回晚餐時間路過環線公路,見路邊有一臨時搭建的建築,屋頂,四周都搭滿稻草,形如牛棚,楊志遠下車一看,竟然不是牛棚,有人居住,二老一小,擠在草棚之中,正是嚴冬之時,寒風索索,老人悉悉率率,孩子鼻涕直流。楊志遠驚愕萬分,會通的經濟本省全三,市郊怎麼可能出現這種居無定所的情況。楊志遠一問,草棚的出現竟然是與環線公路有關,環線工程,徵收了老人家的幾間破房,老人是外來戶,兒子死了,媳婦瘋了跑了,留下一個近十歲的小孫子,一貧如洗,拆遷的補償根本就買不起房,不拆還不成,市重點工程,不同意也得同意,這樣的人家本就無權無勢,豈能與政府抗爭,何況還有于小偉這種帶黑社會性質的同夥成員的恐嚇,兩位老人的房子說扒也就扒了,房子沒有了,買不起房,怎麼辦?只能撿些磚塊,拾些稻草,於路邊搭一個臨時草棚,勉強安身。
楊志遠問兩位老人:“上信訪局信訪了?”
老頭一臉滄桑,說:“去了,沒用。”
楊志遠說:“就讓您老就這麼住著,政府就沒人管了?”
老頭悲哀:“誰管啊,我們兩個老東西倒沒什麼,快入土的人了,可孩子還小啊。”
楊志遠鐵青著臉,當即指示邵武平:讓信訪局局長副局長、城建局的局長副局長和拆遷辦主任副主任立馬到現場來。
局長副局長主任副主任,一聽邵武平語氣嚴肅,不知道楊志遠是何事,趕忙趕了過來,一看楊志遠一聲不吭地站在草棚旁邊,怒目而視,頓時誠惶誠恐。
楊志遠質問信訪局的局長、副局長:“老人家的情況你們都知道了?”
局長副局長都說:“知道。”
楊志遠問:“怎麼處理的?”
“讓城建局、拆遷辦協商解決。”
楊志遠怒不可視:“這就是你們協商解決的結果,如此寒冬,讓老人孩子幾乎可以說是露宿街頭,你們有沒有父母?你們有沒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