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被稱為小王的領導者,與先前翠蘭所提出的疑問有相當密切的關連。
吐蕃的王都,是位於西方的瓊結。
同時也是將吐蕃統整為擁有現今領土之大國的松贊…乾布大王的故鄉。
當然,對現任吐蕃王利吉姆而言,那裡也該稱為父祖之鄉。
然而,繼承王位的利吉姆卻在吐蕃東南方的邏些另外築城。
翠蘭原本以為這只不過是單純的父子不合,但是設立了兩個王都的理由並非那麼單純,主要是基於構成議會的小王性質大不相同。
『小王』略分為兩種型別。
一種是過去吐蕃在小國林立的紛亂時代各自統治著小國家、是人們所認同的『王』之後裔。
雖然他們在吐蕃整合為一之前擁有等同於瓊結王室之身分地位,但是其後成為松贊…乾布的臣下,因而再次被授予領地所有權。
其中也有許多不願服從松贊…乾布並擁有『王』頭銜之人,然而其臣子卻希望能夠迴歸吐蕃,所以就攻打或離開自己的主子,前去投效松贊…乾布。
這些小國的臣子們雖然原非『小王』,卻因松贊…乾布大王的存在,而得到了超越原本『小王』所擁有的權勢和力量。
如此一來,新舊『小王』之間會反目成仇也是意料之事。
正統的小王多半聚集在以邏些為中心由利吉姆所統治的東吐蕃。
特別是從河源至此的路程中擁有領地的十二小王,據稱從上古時代起就與瓊結的王室有親戚關係。
正因如此,他們被允許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賦稅也比較輕;某種程度上已公認為自治區,所以也沒有必要派人加入中央的王軍。
不過,關於國政的發言權卻掌握在瓊結所統治之西吐蕃周邊的臣子手中。
也就是過去群雄割據之際,原本跟著『王』的臣子——離棄了自己的主子去協助松贊…乾布,使吐蕃成為強國的新一代小王。
因為有這段歷史,導致東西吐蕃交惡。
在東吐蕃除了十二個小王之外,還有隔著山與唐國境相鄰的國家——稱為同盟臣屬國的斯姆帕,因此也無法單純地視為東西對立。
對於斯姆帕而言,面對十二個小王或瓊結的臣下必須有不同的態度,再者,雖然位於東吐蕃、卻比較靠近中央的波剖與汞波也與王室有特殊親戚關係,因此想要兼顧他們與其它臣下,必須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才行。
東吐蕃是國政較複雜、難以管理的區域。
這便是松贊…乾布雖然將王位讓給利吉姆,卻不讓出位於瓊結的王都,並讓他在邏些另外築城的理由。
照利吉姆的說法,松贊…乾布很擅長讓臣下互相牽制,進而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以削弱彼此的力量。
當然,要維持吐蕃這個大國並非單憑這點就可辦到,或許還要再加上一點狡詐的小聰明才能完成如此霸業。
議會的這種型態最初也是由地方區域開始漸漸擴張,最後才演變成由位高者集結商討的模式。
有時也會召開稱作大議會的特別議會,不過那與已經排定舉行時間的一般議會又是完全不一樣的形式。
「也就是說,議會的準備是指利吉姆要先和大臣們討論並決定邏些城的事,對不對?」
「不,是要談整個東吐蕃的事。我必須先整理好內容。站在大王的角度來看,如果任由小王自行決定,勢必會侵犯到王的統治權。」
「不過,採用協議制來治理國家真是了不起呢。」
「只是針對小王們同意的議題仔細說明到日後不會產生問題為止。若在一旁觀看的話,或許會覺得很有趣,可是吐蕃的議會還要舉行詠唱,所以要讓妳參觀的話,恐怕會有點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