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了,江寧營和邊軍攻打黑山,將會付出重大的傷亡,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一切的安排部署都做好了,守衛黑山的後金軍士,達到了三萬五千人,五萬人攻打黑山,沒有佔到任何的便宜。
這樣的一場戰鬥,會出現什麼樣的效果,蘇天成沒有把握,攻打大淩河城的戰鬥,不可能複製了,再一不能再二,就算是炮兵營能夠炸開城牆,但駐守在黑山的後金軍士,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雙方的廝殺,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還是未知數。
大軍已經開拔,一切都不可能停止了。
蘇天成感覺到了窩囊,這不是一場部署完美的戰鬥,甚至屬於倉促上陣的廝殺,這樣的戰鬥,預示著江寧營和邊軍,將要付出重大的犧牲,就算是拿下了黑山,明軍也不可能駐守的,必須是要撤離的,將士付出了重大的傷亡,卻不能夠佔領土地,內心的悲憤是可想而知的,蘇天成更加的佩服皇太極,一切都算計的那麼準確。
也有欣慰的地方,那就是蘇天成懷裡的聖旨,這一次,皇上賦予了他臨機專斷的權力,沒有過多的干涉,讓他能夠充分的發揮,可以想象,朝廷裡面的爭論是非常激烈的,這麼重大的事情,恐怕有些大臣,已經是慌做一團了。
朱由檢的這道旨意,還有另外的一層意思,那就是將防止後金攻擊的所有責任,都交給自己了,試想一下,後金擁有了戰船,從旅順出發,諸多的地方都是可以進攻的,今後的防禦任務。將更加的繁重,朝廷恐怕吃不消,自己也沒有那麼多的jīng力。
看來攻打黑山之後,必須要想到暫時穩定的辦法了,要保持相對一段時間的穩定,在這個穩定的大前提之下,建設好江寧營和邊軍。總是處於進攻的態勢之下,很多的事情,都是無法做的,再說了,銀兩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
蘇天成想到的很多。在目前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後金的皇太極講和,雙方偃旗息鼓,互不干擾,甚至可以開展互市,可以進行交易。但這樣的觀點,在如今的形式下面,不可能提出來,真的要是提出來了,恐怕會遭遇到滿朝文武大臣的反對,包括孫承宗,都不能夠承受這樣的觀念。
迫不及待的和後金開戰,甚至是展開戰略上的決戰。這是不明智的選擇,蘇天成覺得,皇太極也不願意做出來這樣的選擇,這是對雙方都不利的選擇,熟知歷史的他,知道後金也不是天下太平,皇太極依靠個人的威望。穩住了後金,但在皇太極的身後,後金也面臨著分裂的危險,只不過那個時候。多爾袞的勢力非常的龐大,代善無意爭奪皇位,加上豪格的魯莽,才勉強穩住了後金。
這樣的時候,就是蘇天成最好的機會,既然要剿滅後金政權,就要做好一切的準備,等待最佳的時機,一鼓作氣拿下來,不要有多少的波折。
蘇天成的這些認識,是不可能曝光的,也不可能說出來,就連暗地裡這樣的cāo作,都存在諸多的困難,畢竟大明朝的讀書人,思想非常的頑固,大明被稱作是不投降、不割地、不納貢的朝代,就連朱由檢,都不願意做出來任何的屈服,按照以前的歷史發展,朱由檢實際上有著很多的緩和機會,比如和後金議和,比如說李自成攻下了山西太原之後,曾經要求封自己為王嗎,承認朱由檢是大明朝的皇帝,這些都被朱由檢拒絕了,以至於最終走向了煤山,孤獨的上吊自殺。
對待流寇的時候,蘇天成活動的餘地大了很多,可以招撫,也可以毫不留情的剿滅,因為流寇畢竟是大明的子民,怎麼處理那是內政的,朝廷裡面的文武大臣,最多就是吵吵嚷嚷一下子,也說不出什麼原則xìng的話語,但對待後金就不一樣了,大明的讀書人,將後金視為了異族,若是和後金講和了,被視為出賣祖宗,被視為亡國的徵兆,這樣的高壓線,就是朱由檢,都不敢隨意觸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