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在這個方面,多爾袞出現了一些問題,而且是原則性的問題。
從這之後,皇太極開始改變做法,注意抑制多爾袞的權力了,雖然多爾袞依舊是吏部尚書,但有關官員的任命,大部分都是皇太極親自決定了,而且在軍隊的調整方面,也經過了仔細考慮,譬如說這次到草原去征伐,多爾袞應該是最為合適的人選,但皇太極要求豪格去,沒有要求多爾袞去。
皇太極已經感覺到,他若是不能夠安排好身後的事情,大清國可能要遭遇到重大的危機,一旦滿人高層因為皇位爭奪的問題,出現了內訌,大清國將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垮塌。
經歷過權力鬥爭的皇太極,非常清楚這裡面的利害關係。
軍隊的安排方面,皇太極也開始注意了,除開牢牢的掌握了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也順勢掌握了鑲紅旗,鑲藍旗也是支援他的,到如今,重新組建的正紅旗,也是在皇太極的掌握之中,可以說,軍隊力量的對比方面,多爾袞處於絕對的劣勢。
繼任者的問題,是皇太極最為頭疼的問題。
按照他的年紀,早就到了確立皇太子人選的時候了,可皇太極遲遲不願意公佈人選,他是有些擔心,自己的兒子中間,最佳人選,只有豪格。
可惜豪格缺乏心機,缺乏準確的判斷能力,更為缺乏的是懷柔的心理。
這也不能夠完全怪豪格。
豪格的年紀,比多爾袞都大一些,也是從小就跟隨作戰,很少接觸到權力爭鬥方面的事宜,而且還成為過他人攻擊的目標,再說豪格自小在軍營裡面長大,性格也是豪爽和傾向於暴躁的,戰功方面是不用說的。
隨著身體日漸的衰弱,皇太極迫切感受到,必須要立皇太子了,這件事情,不能夠推遲了,否則自己突然出現什麼意外,大清國難以穩定。
想要坐穩皇帝的位置,首先是軍隊的支援,皇太極可以保證,正黃旗、鑲黃旗和正藍旗是絕對支援自己的,一旦自己確立了皇太子的人選,他們也是完全支援的,但其餘的就不好說了,也有可能出現變故,譬如說代善,有可能不參與到爭鬥之中,濟爾哈朗的態度,不一定完全的明朗,要是那樣的條件下,豪格不一定能夠坐穩皇帝的位置。
其次是能力和軍功,這兩個方面,多爾袞都是在豪格之上的,至少大清國的權貴是這樣認識的,這就是豪格最大的劣勢所在了,也是皇太極暫時無法改變的情況,之所以要求豪格出征草原,皇太極就是想著,能夠讓豪格建立更多的功勞,將來能夠更加的服眾。
一方面,皇太極想著立豪格為皇太子,另外一個方面,皇太極需要利用多爾袞的勇猛,為大清國立下功勞,這兩方面是有些矛盾的,睿智的皇太極,也感覺到為難了。
皇太極曾經調侃大明朝的皇位繼承,是一代不如一代,這個時候,他自己感受到了,才明白這件事情,絕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
皇太極甚至出現過好笑的想法,要是蘇天成是自己的兒子,那麼繼承皇位,那是沒有說的,不管是誰,都是服氣的,可惜沒有這樣的可能性。
都說人才難得,這個時候,皇太極是真正的明白了。
不管怎麼說,皇太極必須要安排好繼任者的事宜,他這一輩子,幾乎都是成功的,絕不能夠在最大的事情上面失誤,必須要做的漂亮。
如何更好的確立繼任者,已經成為大清國最大的事情了。(未完待續)
正文 第九百八十四章 明確的態度
(感謝中旅小竺投出了寶貴的月票,謝謝了。)
代善、豪格與范文程同時接到了皇太極的信函,要求他們迅速返回瀋陽,有重大的事情商議,代善與豪格簡單商議之後,決定帶領大軍回到瀋陽,根據偵查到的情報,江寧營已經回到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