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歷史發展的規律也說明瞭,強權政治才是最為符合當今實際的。
所以鄭勛睿決定徹底改組內閣,同時以明確的制度來確定內閣的職責,內閣同樣採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可重點是後面的集中,這樣便於決策的推行,內閣首輔必須有著非同一般的能力,至少是知曉基層事宜的,除開第一批內閣大臣,今後能夠進入內閣的大臣,必須在府州縣有五年以上擔任主官的經歷,且政績突出,得到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由此推行下去,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員,全部都必須有在府州縣擔任主官的經歷,時間的限定同樣為五年時間。
內閣大臣七十歲致仕,其中內閣首輔與內閣次輔可以延長至七十二歲,內閣大臣以下,三品以上的官員,六十五歲致仕,三品以下的官員,六十二歲致仕,由吏部下文明確的吏員,年齡原則上不準超過六十歲。
內閣大臣自任命的時候開始,擔任的時間不得超過十年,內閣首輔與內閣次輔擔任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年。
以此類推,朝廷各部門的主官,地方上的主官,包括巡撫、知府、知州和知縣等。連續任職的時間同樣不得超過十年的時間。
唯一例外的是大理寺丞,不遵循這個任職的時間限制。
包括正一品的文武官員,其致仕的時間一律不得超過七十五歲。
致仕以後的官員。其俸祿依舊由朝廷提供。
鄭勛睿做出來的這個決定,徹底改變了內閣產生的渠道和途徑。以前翰林院是內閣大臣產生的最為主要的地方,內閣大臣不一定需要在府州縣做事情,只要能夠進入翰林院,能夠成為庶吉士,那就成為了預備的內閣大臣,現在不行了,沒有在府州縣做主官的經歷,根本無法進入到內閣。
此舉絕非是排斥朝廷之中的官員。其實鄭勛睿最為欣賞的就是那種有著在省府州縣以及朝中為官經歷的官員,他們經驗豐富,眼光深遠,做事情能夠抓住重點,也知道官場上諸多的弊端,知道如何去克服和解決這些問題。
從知府、知州和知縣的位置上,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出任內閣大臣的,甚至巡撫都有些困難,這些主官進入朝廷之中,必定還有一個磨礪的過程。或者在朝中為官之後,繼續到地方上出任巡撫,為進入內閣做準備。
翰林院的作用同樣很大。因為在這裡磨礪的翰林修撰、翰林修編和庶吉士,有很大的可能直接出任地方上的知州和知縣,接著一步步被提升,最終進入內閣。
鄭勛睿做出的這個決定,讓年輕人基本沒有可能成為內閣大臣,因為任何的一個內閣大臣,都需要經歷諸多的磨礪,這些磨礪需要消耗時間。
官場上需要新鮮的血液,除開某些特殊的部門。譬如說大理寺,這個專門審理案件的地方。其餘的地方人員需要不斷的流動。
這是權力集中之後必須要執行的決定,一個官員在某一個職位上面任職的時間過長。必定會產生諸多的關係,這裡面容易滋生,就算是都察院時時刻刻都盯著也無法避免。
崇禎十七年八月初一,瑞元元年八月初一。
皇上的聖旨下來了,聖旨為兩份,一份聖旨明確朝廷諸多的部門,以及省府州縣的部門,包括其職能,一份聖旨任命了內閣大臣,兩份聖旨都引發了巨大的轟動。
朝廷裁撤了給事中,其職能全部併入都察院,禁止捕風捉影的彈劾,就算是都察院的彈劾,也必須有基本的事實,都察院在省府州都設立了專門的機構,全部安排有專門的人員,他們負責對地方官吏進行監督,由都察院直轄,地方官府不能夠干涉,同時都察院直接對皇上負責,內閣不得幹預其政務。
省一級的機構保留巡撫衙門,裁撤各省承宣布政使司和都指揮使司,巡撫衙門掌管全省民政事宜,保留提刑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