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他們的問題仍然不少。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有一門火炮出現了炮閂裂紋的情況。而且拉發火管也出現了幾次問題。有一門炮連續出現了兩次,拉了火管之後,大炮沒有發射的情況。
特別是炮彈的問題,王書輝覺得有些麻煩。因為以目前復興會的工藝水平,加工整體彈的問題多多。工藝研究局拿出的解決辦法,是藥包發射的辦法。
說實話,王書輝看著這麼兩門小口徑的火炮,居然還是使用藥包發射的,是覺得非常好笑的。不過笑過了之後他也有些撓頭。倒不是別的原因,使用藥包發射,這必然性的要增加後勤的壓力。
即使在王書輝看來,這兩種火炮的問題一大堆。但是,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工藝研究局就拿出了這種,雖然產量比較低,但卻是最符合目前復興會工業體系水平的成型產品來,這讓王書輝心裡還是比較高興的。
雖然這不過是拿著圖紙、資料和實物進行的山寨工作。但是,這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即使工藝研究局集中了整個復興會幾萬人裡,最聰明,數理化成績最好的年輕人和手藝最成熟的工人們。可是,他們的知識基礎放在那裡呢。即使有王書輝專門給他們開小灶,他們最多也就是初中二年級左右的知識水平。
王書輝心裡雖然不是很滿意,但他還是一方面重獎了工藝研究局的研究人員和一線的工人。給工藝局、鋼鐵廠和機械廠的所有工程參與者,提了一級工資和一級職稱。另一方面,王書輝又專門的抽調人手,成立了火炮工廠。
工藝研究局已經把整個火炮的生產工藝流程,全部總結和歸納了出來。後面就是火炮工廠逐漸按照工藝流程,把火炮生產穩定下來的事情了。
最開始,準備到松滋縣開展抗旱救災(佔地盤鬧革命)工作的王書輝,是不準備帶目前看起來比較累贅的火炮的。但是,一想到那些鄉下的地主大院兒,王書輝還是決定帶一個連的炮兵,三門復興一式火炮(格魯森37毫米山炮)和兩門復興二式火炮(格魯森57毫米山炮)一起出發(費了半年的功夫,總共每種炮才生產出來五門)。
王書輝這次前往松滋縣,目標是很明確的。他就是準備開闢第二個根據地。目前枝江縣的工作,已經到了瓶頸階段了。想要產生長足的進步,需要的不是王書輝在那裡催促,而是需要大家按照制度長期的積累,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王書輝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藉著這次荊州長江段地區鬧旱災的機會,實現根據地的擴張。他要把枝江縣的情況,在松滋縣複製一遍。
出發前王書輝先是給各個工廠下達了命令,要各工廠準備一套相應的人手出來。在這之後,他又給機械加工廠下了命令,讓他們生產出鋼鐵廠、水泥廠等企業需要的生產裝置來。
當然了,王書輝也不指望他們生產出來的玩意,能和自己從現代社會拉回來的高檔貨相比較。有一定的質量和規格差距都是允許的。至少現在看來,鍊鐵用的小高爐,機械加工廠生產起來還是沒有問題的。
王書輝讓復興會的各個部門都開始準備出一套相應的人員來。他自己則從復興軍抽調出兩個剛剛完成訓練的新兵營和一個炮兵連。經過了近十天的準備,帶上相應的物資之後,部隊開始從復興鎮出發,向松滋縣開進。
王書輝的底氣是比較足的。因為時空門的進化,他已經具有了哆啦a夢一樣的能力了。時空門現在已經可以在兩個時空之間,按照王書輝的要求隨意的定點展開。所以,在物資方面,王書輝是沒有什麼太大壓力的。
不過即使如此,為了應付前期的救災需要,部隊還是攜帶了大量的輜重。
行軍這個事情,特別是領著新兵進行遠端行軍,真的是件很頭疼的事情。
所謂新兵,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