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織田信長。
三路漢軍相互支援,南北呼應,歷時兩年左右,先後攻陷了九州、四國等日本南部地區,佔領了佐賀、松山、神戶、歧阜等日本南部的重鎮,把東瀛島五分之二的土地納入了大漢版圖。
去年春季,三路漢軍更是再接再厲,接連攻陷了本州的靜岡、甲府、富山等地,兵鋒直指織田信長的國都——江戶,也就是劉辯穿越之前的東京。
九月底,孫武率漢軍攻克長安,西漢朝廷徹底滅亡,劉辯在命令岳飛率領三十萬大軍西征安息,增援吳起的同時,又派遣白起渡過茫茫大海,前往倭國接替趙括的位置。
白起帶著隨從快馬加鞭,從長安一路向南,自江東婁縣揚帆入海,在嚮導的引領下在海上漂泊了半個月,終於抵達了日本島,並從下關登陸。
在白起抵達日本之前,劉辯的聖旨已經提前一步送到日本島,宣佈了由白起接替趙括的任命。
得知白起登陸,身為瀛洲刺史的高熲親自從治所神戶前往海邊迎接,給予了白起高規格禮遇。這讓白起對高熲感激不已,引為知己。
高熲手持聖旨,親自把白起送到了位於甲府的趙括大營,宣佈新任主將走馬上任,希望將士們日後像聽從趙括的命令一樣服從白起的調遣,與其他兩支兵團密切合作,爭取早日剿滅織田信長,平定整個東瀛島。
趙括自南海郡出征之時手下有五萬兵馬,一路上不斷殺伐,不斷徵兵,不斷收編俘虜,經過了兩年的征戰,兵力依舊維持在五萬左右,收穫的是日本南部肥沃的土地。
趙括手下的頭號武將是鄧羌,謀略除了靠趙括自己制定之外,有時也聽從司馬昭的建議,而海戰則以賀齊為主。
這個配置只能算是馬馬虎虎,若是在中原地區只怕想要消滅袁術、劉表這樣的諸侯都費勁,但織田信長手下也沒有幾個像樣的人才,在本多忠勝戰死,上杉謙信被俘之後,更是無將可用,只能靠著織田信長自己與伊達政宗統兵作戰。
剛剛得知趙括被調回大陸的時候,司馬昭心中暗自竊喜,還以為自己將會接替趙括的主將之位,沒想到卻從大陸空降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孫齊”,這讓司馬昭既憤怒又不甘心。
但聖旨煌煌,又有瀛洲刺史高熲親自送公孫齊來軍中走馬上任,鄧羌與賀齊都表態支援,司馬昭也只能嚥下心中的惡氣,表面上歡迎白起的到來,卻打算暗地裡使絆子,給白起吃點苦頭。
“哈哈……多謝諸位將軍的支援,我公孫齊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陛下既然委以重任,我便要庶竭駑鈍,為大漢竭盡所能,帶著諸位將士建功立業,獵取功名。”白起站在閱兵臺上慷慨激昂的鼓舞軍心,同時也算自己的述職演講。
不過,白起也知道作為一個武將,只有在沙場上拿出過人的戰績,才能讓手下的將士心悅誠服;只有帶著將士們建功立業,贏取封賞與功名,才能獲得他們的擁戴,靠著鐵齒銅牙吃飯這是文官才幹的事情。
今年開春之後,白起便率部向高山、松本、岡谷等縣城發起進攻,在半個月的時間內連克三縣,所向披靡,先後殲滅了八千多倭軍,慢慢贏得了麾下將士的信任,“唉呀……看來這公孫將軍是真有本事啊,似乎比趙闊將軍還要厲害一些,看來跟著他不吃虧!”
連戰連敗的織田信長決定破釜沉舟,集結全國兵力和漢軍決一死戰:“傳檄四方,徵召各地百姓從軍,無論男女老幼,上至七十,下至七歲,全民皆兵,誓死守衛江戶,將漢寇逐出境外。”(未完待續。)
一千三百八十八 島國第一殺手
織田信長的徵兵令下達之後,凡信長治下的土地盡皆掀起了一股徵兵潮,從水戶到千葉,從琦玉到北海道,整個倭國幾乎全民皆兵。
上至七十歲老嫗,下至七八歲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