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樂,確實,吹牛逼又不用寫論文,放衛星只需要一張嘴,最多把隔壁田裡的稻子算成自己田裡的產量,袁老就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那種事見多了。
可科學是吹牛能吹出來的嗎?
第341章 臣妾做不到啊(三更)
“當年我們研究雜交水稻,做到畝產600公斤時,就有人提要求,明年產量再增加20%。我說不行,這不科學,那些人就說,要人我們給人,要錢給錢,老袁你抓緊幹,多努力。”
袁老回憶道:“然後我們過了兩年,確實做到畝產750公斤,破了全國紀錄,各種讚譽都來了。於是那些人就說,老袁你看看這是什麼?你不是做到了嘛,你要有信心啊。”
楊順正聽的津津有味呢,袁老停下來,問他:“你猜他們下一句話是什麼?”
“這個……”
楊順大著膽子問道:“明年產量再漲20%?”
大家都在輕笑,這不明擺著嘛,人有多大x,地有多大x,畝產750公斤怎麼可能滿足人們無止境的欲網?
袁老道:“農村的田也分上中下三等,有的貧瘠,有的肥沃,超級稻試驗田那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上等良田,講究科學種植,插秧要用人工,全程高施肥,而且高用水,打藥除草必須勤快,不計成本,因為這是試驗田。”
老人家再次陷入到回憶中,嘆著氣:“我們最開始推廣的第一批超級雜交稻,那時候農民種出來平均畝產650公斤,最高不超過800公斤,而我們幾個專家天天在實驗田裡吃住,精心照顧,最終收穫926公斤。”
“原來是這樣啊……”
楊順有點驚了,這種培優尖子生的做法,怎麼說呢,他沒法評價好壞。
袁老道:“接著我們回去研究,重新育種,更改種植方式,我們選擇了更好的一塊地,在南儷江的小縣城永勝,這地方你聽說過嗎?”
楊順當然聽說過永勝,說道:“我還去過呢,滇西北糧倉嘛,溫帶氣候,海拔2000多米,挺適合種水稻的,您別說,我東南亞的代理人就給我發來了南的水稻種子,包括永勝的。”
“你知道就好,永勝那個地方低緯度,高海拔,日照全年2400小時,非常豐富,水稻生長週期很長,我們在兩湖平原種植的水稻長130天,在永勝就長270天,高山地段又沒有多少病蟲害,簡直就是最理想的位置。那一年實驗田大豐收了,你記得資料吧?”
楊順想起來了,拍著大腿道:“畝產1287公斤!我明白了,原來是這麼來的。”
袁老很無奈:“生態環境這麼好的位置,當然能種出好稻子,但沒辦法推廣,你讓老百姓怎麼種?老百姓看到宣傳,衝著我的名頭來,從種子店裡買了我的超級稻種子,回去發現只收了700公斤,他們會罵誰?是不是罵我袁窿平?”
看到袁老一臉痛心的樣子,情緒激動時,又開始咳嗽起來,痰也生了,表情很難受,助理連忙上前輕撫,楊順也趁機在攙扶袁老時,傳送了一些能量過去,只能說幫忙調理身體,希望不會那麼痛苦。
或許是異能的原因,袁老感覺肺部舒服多了,不再咳嗽,但還是氣不過,又追問:“我袁窿平只是一個搞科研的,為什麼出了那麼多事,都要怪在我的頭上?我該去怪誰?我又能怪誰?”
楊順無言以對,四周幾人也是沉默,大家都能理解這位老者的痛苦,有些話,楊順不敢說啊,真的如鯁在喉。
“收完這1287公斤永勝實驗田後,電視宣傳了,報紙報道了,那些人又說,老袁,你再辛苦一下,明年再加20%吧。”
袁老說完,長嘆一聲,聲音中的萬般無奈,真的不需要再說一個字。
那些人,究竟是哪些人,明白人一看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