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完全不聽慕容建中的勸告,一意孤行,調集軍隊準備北伐。
慕容建中明白,趙光義恐怕是想趁此機會樹立他的威望。只是,這位太宗皇帝的政治手段稱得上是爐火純青,但他打仗藝術實在不怎麼樣。這一次北伐,他不但無法取得勝利,恐怕還會因此顏面掃地。
趙光義的顏面是小事,讓他受點教訓也未嘗不好。但宋軍會不會在本次損失慘重才是慕容建中大事。他可不想宋朝這點家底讓趙光義揮霍掉了。於是,他提議隨軍一起參加北伐。另外推薦楊繼業帶領楊家軍助戰,以防不測。
但趙光義卻認為他北伐的意志不堅定,或許會惑亂軍心,並不打算讓他一起參加。不過,卻同意讓楊繼業隨行。
不過,如今已經漸漸入冬,實在不宜開戰。再加上趙光義也有意觀望一下遼國國內的形勢。就讓人先好好準備,等來年開春北伐燕雲。
如今事情也果然如慕容建中所料,儘管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宋軍的糧草,軍械都很充足。但奈何宋兵的戰鬥力不夠給力,拖了後腿。最後還是敗退回真定府。
而此戰的戰況和歷史上的高粱河之戰有著驚人的相似。一開始,趙光義還算順利,連下守備鬆懈的瀛洲和莫州,並且還渡過桑乾河,圍困幽州。但趙光義的好運到此為止。
宋軍出真定,北伐攻打燕雲十六州的訊息在遼國引起軒然大波。爭鬥的雙方迅速反應,馬上向對方拋橄欖枝。連重病在身的遼景宗也拖著病體處置了幾個鬧得最兇的宗室。在遼國朝廷的運作下,遼*隊以極快的速度向幽州方向集結。
趙光義根本沒想到遼國的反應這麼快。此時的他帶著十萬宋軍晝夜不停地攻打幽州,企圖佔領這個軍事重鎮。
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殘酷的。幽州之戰並沒有趙光義想像中的那麼順利。他廢了好大勁才到達幽州,結果卻被不擅守城的遼軍阻擋在幽州城下。攻城十餘日,幽州城依然穩如泰山,這時候,遼國的援軍也已經到達了。宋軍在高粱河附近倉促應戰,卻遭到遼軍的迎頭痛擊。遼軍統帥耶律休哥和耶律斜兵分兩路,猛攻宋軍。宋軍損失慘重,連趙光義也臀部中了一箭。遼軍則趁勝追擊,趙光義狼狽南逃,幸得楊繼業拼死保護才安全撤回真定。此戰中,耶律休哥和耶律斜大放異彩。尤其是耶律斜,在此戰中展現了其出色的軍事才華,此後被不斷重用。
而關注著此戰的慕容建中暗暗嘆息。雖然對結果有所預料,但他還是心存僥倖,真希望宋軍能突然集體暴種,將遼人狂毆一頓。而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這一戰,爆種的只有楊繼業。宋軍還是半死不活的。
其實自從朔州之戰之後,慕容建中就已經明白,收復燕雲十六州並不是倉促之間能夠實現的任務。首先,宋軍的戰鬥力就是個很大的問題。這不是一支值得信任的部隊。需要好好整編和訓練;其次,宋軍缺少騎兵,而遼軍的優勢正是騎兵。在跟遼人作戰的時候,宋軍非常吃虧。獲得大量戰馬,刻不容緩;最後,宋朝現在統一沒多久,百廢待興,國力甚至沒有恢復到唐時的平均水平。以宋朝如今的國力,並不足以支援一場持久戰。尤其是跟遼國這種以戰養戰的對手玩持久戰。
而且,慕容建中知道中原的內亂其實並沒有完全掃清。西北的以李氏為首的党項族勢力,還有蜀中的一些十國的殘餘勢力以後都給宋朝帶來很大的麻煩。党項族在幾十年後建立西夏,見過幾十年,幾乎年年進攻宋朝,成為北宋西北的一個毒瘤。而蜀中的殘餘勢力雖然沒有用多久就被剿滅。但也極大地損耗了宋朝的國力。一旦,宋朝的力量受到大的損害,他們一定會反。這也是以後要面臨的一個問題。
針對現在面臨的情況,他必須制定一個合適的發展計劃。而且,這個計劃要考慮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比以前任何一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