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當然在旦澤,最好還能吞併整個西普魯士、西里西亞和現屬於奧匈帝國的加里西亞。這樣就能形成一個以俄屬波蘭為核心的波蘭民族國家,然後再以這個波蘭為基礎,在英法的支援下東進吞併俄國的部分領土。
可是赫斯曼卻提出了一個將波蘭整體東移的方案——當然,這只是《灰色方案》中諸多預案中的一個。
赫斯曼深深嘆了口氣。“現在的形勢對德意志來說萬分險惡,想要保住整個波羅的地區和立陶宛顯然是不現實的……”
在赫斯曼看來,哪怕是波羅的聯合公國也有點大了——那裡有超過200萬愛沙尼亞人和拉脫維亞人。一個戰敗的德意志民族肯定沒有辦法同化他們。所以赫斯曼在《灰色方案》中計劃建立一個德意志人佔多數的庫爾蘭自治邦作為波羅的德意志人的根本。由波羅的德意志人和從俄國遷來的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佔據庫爾蘭和立夫蘭,首府設在里加。
這個庫爾蘭自治邦將是高度自治的,擁有自己的政府、議會和防衛軍,但並不是獨立國家。要麼和愛沙尼亞組成聯邦再擁立一個英法都能接受的君主,要麼和波蘭組成聯邦——躲在別人的大樹底下乘涼,在協約國那邊也好矇混過關。
“聽上去相當有吸引力,波蘭聯邦成了一堵牆,將德國和蘇維埃俄國隔絕開來。這樣在德國輸掉這場戰爭後,至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全的東部邊境線。不過這個方案對我們波蘭也是有利的,我可以接受,也可以去說服波蘭臨時國務會議。但是……我們波蘭人不能參加西線作戰,這是我們的底線!”
畢蘇斯基甚至不用分析,也能猜到赫斯曼的意圖——當然只是部分意圖。畢蘇斯基當然不會想到,赫斯曼想要“製造”出一個比歷史上更強大的波蘭,來讓蘇德同盟變得更加牢靠……至於畢蘇斯基會不會在德國戰敗後,背信棄義反咬德國一口,赫斯曼根本不在乎。反正大**只要能扮演好一個讓蘇德兩國都恨之入骨的大反派就行。
當然,讓這個庫爾蘭自治邦加入波羅聯邦只是最後不得已的選擇!在赫斯曼的計劃中,由庫爾蘭自治邦和愛沙尼亞組成聯盟國家才是首選。而為了滿足《十四點和平條件》中給予波蘭入海口的要求,赫斯曼計劃將屬於庫爾蘭的利耶帕亞交給波蘭——這當然也是個預案,在波羅放棄對西普魯士省提出領土要求的情況下才會實行。對於庫爾蘭自治邦的未來,赫斯曼已經準備了幾個應對的方案。
——
求收藏,求推薦
第五十章 庫爾蘭計劃
在馬德格堡監獄和畢蘇斯基的會面,只是雙方一連串接觸的開始。一方面如此重大的事件是不可能由一兩次會面商談就達成一致的。
另一方面在蘇德之間重建一個大波蘭只是《灰色方案》的第二號方案的一部分,而《灰色方案》本身不過是一個應對最壞局面的預案。
而在1918年初,形勢彷彿還沒有壞到這種程度。當赫斯曼在2月15日(離開馬格德堡後,赫斯曼還去里加灣視察了一番)返回柏林的時候,訊息還不算太壞。在伊普爾附近發起的攻勢取得了一些進展,已經收復了第三次伊普爾戰役(1917年7月22日到11月6日)中的全部失地。不過在索姆河一線進行的阿拉斯和拉菲爾攻擊,卻沒有取得新的進展,顯然在這個方向上的進攻已經受阻。
兩次近乎孤注一擲的攻勢,雖然都取得了一些成功,而且相對於西線過去四年的陣地戰而言,採取新的進攻方式的德軍所取得的成就是值得誇耀的。但是當赫斯曼坐在大總參謀部的餐廳裡用午餐的時候,他還是感覺到了壓抑的氣氛。這和大約一年前,俄國發生二月革命時大總參謀部內的情況剛好相反。
“三月份和四月份可能還會有三次大規模的攻勢,那時應該會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