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五萬關寧軍,孫元化領導了三萬山東新軍和盧象升領導的兩萬天雄軍為主。
而闖軍方面,則是以高迎祥領導的二十萬陝西和河南闖軍,李自成領導的六萬河南闖軍以及張獻忠領導的五萬陝西和山西闖軍為主。
從人兵員素質上看,雙方基本上算是大哥別笑二哥的狀況。明王朝政府軍方面的普通士兵和闖軍方面的普通士兵基本上都是一樣的破產農民。他們都是經過了簡單的訓練就被迫從軍了。
從部隊骨幹上看,明王朝政府軍和闖軍方面也是半斤八兩。明王朝政府軍方面,盧象升的天雄軍屬於私軍性質,其中的主要軍官都是盧氏家族的成員。這些人屬於受過一定教育,看過一些兵書戰策,在理論上有一定基礎的地主階級子弟。
關寧軍方面的軍官都出自遼東遼西的將門世家。實際上也別被將門世家的大牌子給忽悠了,越是這種將門世家的出身,部隊就越是隻能打順風仗不能打硬仗。
因為兵為將有的體制而部隊主力家丁化的原因,關寧軍這樣的軍閥部隊,都是為了自家的利益服務的。所以一旦戰事出現挫折,作為部隊骨幹的家丁家將們,就會毫不猶豫的保護著各自的主子在戰場上搞大轉進。
原本在明末的遼東戰場上可以在野戰中打敗後金女真的白桿兵、浙江兵,就是被這些豬隊友用這種做法給活活的坑死在了戰場上的。
而孫元化領導的山東新軍的骨幹則主要是山東地區的各大地主家族的子弟。這些人都是在文化學習上不怎麼靈光轉而舞刀弄槍的地主大家族的子弟。
不過別看這些人似乎在三支部隊裡的地位最低,但是他們可都是接受了孫元化的“好朋友”,著名葡萄牙“忠君愛明”傳教士曾德昭推薦的西班牙籍中**人(其實就是復興軍假扮)的“專業”訓練的。
最起碼,這些人能夠在戰場上把復興黨廉(高)價賣給他們的“先進”火器的威力給發揮出來。
同樣是在部隊骨幹方面,闖軍的骨幹主要是過去山陝地區的邊軍軍官。這些人的實力其實要比明軍方面要強一些。
其實雙方在戰鬥中都發現,不管是闖軍方面還是明軍方面,在戰場上戰鬥力最強的都是使用了“南洋”火器的部隊。特別是被孫元化重點裝備的山東新軍,他們在雙方的大混戰中發揮出了驚人的戰鬥力。大量優質的佛郎機小炮和近萬杆南洋燧發火槍,在戰鬥中給予闖軍以極大的殺傷。
不過山東新軍的這種強大的戰鬥力,很快就被明王朝政府軍自己內部的內鬥所束縛住了。
一方面袁崇煥手下的關寧軍在作戰中為了自保實力出工不出力,在戰場老毛病發作,開始大搞花式“坑隊友”。另一方面,看到戰事緩和下來的崇禎皇帝又開始大搞太監監軍,把一批專門降低戰鬥力的太監派進了三支部隊。
結果剛剛好轉起來的戰事,很快就被以天雄軍監軍高起潛為代表的太監們的搞壞,開始全面轉入困境。
闖軍方面的情況也比較困難。和明王朝政府軍不同,相對比較團結的闖軍的問題在於沒有穩定的後勤補給。
高迎祥、李自成和張獻忠把農民造反軍正規化之後,一方面確實極大的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但是另一方面,正規部隊對於後勤補給的要求是很高的。這給闖軍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因為河南、山西和陝西已經連年經歷蝗災、旱災和兵災,所以這三個名義上被闖軍控制的地區,不能個闖軍提供任何的補給。而且闖軍方面還得派遣一部分部隊在各地駐守。
戰爭才進行了不到半年的時間,闖軍方面的後勤危機就開始爆發了。士兵方面沒吃少穿,大量計程車兵不是私下逃走就是帶著武器裝備投降明王朝政府軍。
在這種情況下,高迎祥只能把前方戰事委託給李自成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