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的政體依舊是皇帝內閣制,類似於後世西方國家的總統內閣制。內閣是輔助總統的存在,一切戰略的大事情都按照總統的意思辦,而小事情都是內閣辦。
在5年計劃的指引下,一晃時間就到了1836年1月1日。我此時正坐在御花園的書房內,仔細回憶著這5年的經歷,以及思考下一個5年計劃。
這5年啊,真是騰飛的5年。
在起初,大清的建設是需要很多很多錢的,但是殺貪官已經是差不多肥的都殺了。所以我集中了所有精力和物力把私人銀行試點了出來。而後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中央銀行。
於是我終於有能力發放國債了,並且能夠利用我以前的知識,來進行中央宏觀調控。
大商人們的私人銀行和我的中央銀行,在我的引導下,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沒有誰敢進行惡性競爭的。
滿族人終於還是聯絡上了太后,結果太后才知道外面已經被道光皇帝折騰得天翻地覆了。她立刻聯絡上了我,叱問我是怎麼一回事。
我把我的思路和她說了一遍,並且詳細地陳述利弊。可能是老天保佑吧,她居然真的相信了我,因為許多東西的後果不是馬上就能看得見的,所以這些我可以亂編。總之,我編的非常有利於滿族,結果太后高興了,認為我是大清的中興之主。
有些話連我自己都佩服自己。比如成立東方皇室公司的事情,一方面我用了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例子,把利益擺出來。另一方面,我客觀的指出大清愛新覺羅的皇室成員已經有2萬多人了,真是繁殖迅猛啊。如果再這樣下去,所有的人,包括皇上,都要去喝西北風了。所以搞出個公司,也是為了滿族人的好處。
我刻意迴避新法的事情,只說新法是為了緩和民族矛盾。在我的花言巧語和話題引導下,太后也變成了我的陣營中的一員。
我可真是遊刃有餘啊。
而後銀監會、股票交易所、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證監會、共同基金,還有三維立體式的市場結構,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並存的市場結構,我都用這5年試了出來。
經過各種改革,大清的經濟終於有了長足的發展,在稅收慢慢變得豐盈的情況下。我比康熙的“永不加賦”還得民心的宣佈,所有人的稅收從33%下調為20%,於是天下大悅。
其實所有的一切,都是做大蛋糕還是平均分蛋糕的問題,在大清的現階段,剛剛步入近代化的時期,還是以做大蛋糕為主。
工業方面,在金融資金的充分支援下,各個主要城市都出現了工廠。有願意辦工廠的,都可以到國家工業部來學習相關科技資料。我已經把那些知識儘量傻瓜化了,就算數學不精的人也能看懂。
政策方面,鼓勵佃農進入工廠,這等於說是挖了地主的牆角。於是在穩定的工資收入的誘惑下,越來越多的佃農變成了技工。我忽然發現中國其實比英國條件還好。
英國的農民都有地,所以英國進行工業化革命的時候,是進行了殘暴的圈地大運動。以低廉的價格把農民的地圈走了,農民就自動變成了工人。
但在中國,農民是沒有地的,地是地主的。所以,結果是,當工廠開出的待遇比地主好時,所有人都會選擇當工人。這是大清的工業化程序的一大有利因素啊。
而新式學校的教育也逐步壟斷了教育市場,許多私塾也開始傳授新式課程,把孔子丟到了一旁。因為想要當官是要考數學的,而孔子似乎不會稍微複雜一些的數學……
而私塾的轉變,並且申請辦私人的新式學校,大大加快了識字率的程序。經統計,5年的發展,使得識字率由4%提高到了7。7%,這已經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了。
因為此時大清的財政還不可能漫山遍野的開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