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涉及凡間爭鬥的上神;天帝顧及三界正值用人之際,又心懷仁念,主張小罰;天后雖順了天帝之意,但自此,帝后漸生嫌隙。
“人間禍患才解,天界禍患卻是才生。不少上神在黃帝蚩尤之戰中一念生而萬惡起,淪入魔道;因彼時天地戾氣尤甚,天帝擔心魔族伺機禍亂三界,便親自率領諸神前去除魔。
“上古的神魔大戰嗬”玉鼎說到此處不住搖頭,嘆了又嘆,終是搖搖扇子又繼續道:
“神界中,有不少是淪入魔道的上神至親至友至愛,如何狠得下心滅魔。最後,神界雖大敗魔界,卻是損傷慘重,不少上神在此戰中灰飛……天帝亦因此而受了重傷,回到天宮後便將諸事交由羲和打理,自己前往月宮閉關養傷,一養便是百年。
“這百年來,三界在羲和手中打理得很是妥當。只是,天帝閉關時,一修煉成仙不到百年的女仙女丑私配凡人,天后見女丑後大怒,要廢其修為散其魂魄;閉關中的天帝不知怎地知道了這件事,出面幫女丑求情,道是廢其修為貶為凡人便是。
“帝后於天宮爭執數個時辰後,天帝拂袖回月宮,閉關不出。
“天后大怒,強命十日曬化女丑於丈夫國北(3),十日不敢不從。女丑亡故後,天后仍命十日齊出,不準世間見月。然凡間如何受得了如此高溫,是以凡間再陷入一片生靈塗炭。天上雖偶有神仙勸諫,卻都被天后治罪。
“女丑有一徒,名后羿,修為高超卻拒不成仙,見女丑被十日曬化,凡間又因此而草木不生,天上諸神無一顧慮民間疾苦,在西王母指點下特去極淵取了冰弓雪箭,怒射十日。
“天后趕到之際,十日已只餘一日,天后盛怒便要取后羿性命,幸得天帝趕到救下。
“此後,天帝頒詔,道天后羲和冷酷善妒,竟因一己私慾毀了凡間千萬生靈性命,故此廢其後位。羲和不甘,自裁於天宮正殿,怨氣直衝九霄。
“羲和死後,天帝重司三界,然羲和怨氣太重,混合昔日人魔戾氣,人間頓時妖孽橫生。伏羲大帝再次出世,命上古諸神與其一起淨化三界以還三界清明。可嘆這場淨化中的上古諸神,為了這場淨化修為散盡,紛紛羽化。便是伏羲大帝亦不例外……
“自神魔大戰後,上古諸神本便所餘不多,這場淨化後,竟是隻剩了女媧娘娘、天帝帝俊並龍神三個。
“女媧娘娘在伏羲大帝逝後,將其與伏羲大帝避世期間整理好的新天條交由龍神保管,道是時機不到,不得讓新天條出世。之後亦隨伏羲大帝而去。
“女媧娘娘去前,只道羲和之事有一不能有二,遂強命天帝在天條中加入神仙不得動凡心一條。”
“羲和之事與神仙動凡心有何相干?”李靖不解。
玉鼎搖搖扇子,搖頭嘆道:“天帝與天后原為一對伉儷,只是天帝后下凡遇到常羲,妻之。常羲魂飛魄散之際,天帝強留其一絲魂魄,以其精元再造一人,此人後來成仙,名女丑。”
王母眼中嘲諷之意更濃:“女媧娘娘為大地之母,卻為了伏羲大帝棄三界於不顧;天后為三界之母,亦因妒心起而要滅世;女媧娘娘自覺愧對於三界,又不欲後世再多受神仙多情多妒之磨難,故而在天條中加入神仙不得動凡心一條。
“天帝帝俊在凡間尋了陛下,見其歷了三千劫難成為三界共主後自行羽化於丈夫國北,離開三界前,這位天帝自道有愧三界,頒下的最後一道詔書言:三界眾生,修而成仙者,皆不得妄動凡心。”
(1)山海經記載共工為火神之子
(2)王充《論衡》:“濤之起也,隨月升衰”,此處藉此杜撰,月亮其實沒這麼大的作用,但是,劇情需要…
(3)山海經記載女丑為十日曬化於丈夫國北,緣由為作者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