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日回到瀋陽去了。
就在談判快要結束的時候,濟爾哈朗接到了皇太極的密函。
密函說到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是確立皇太子的事宜,皇太極準備確立豪格為皇太子,第二件事情是關於江寧營征伐草原的事宜,包括察哈爾部落被徹底剿滅,草原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第三件事情是有關談判的事宜,儘早結束,沒有必須繼續拖延下去了。
除開第三件事情。其餘兩件事情,對濟爾哈朗的震動都是很大的。
豪格出任皇太子,也就是未來的皇上,這有可能對大清國未來的穩定,產生一定的影響,豪格與多爾袞之間的關係不是很好。特別是皇太極上次突然的昏迷之後,豪格甚至與多爾袞出現了言語上面的衝突。濟爾哈朗很清楚,多爾袞對皇太極是絕對服從的,不管是從威信和能力方面說,多爾袞都無法和皇太極匹敵,而且皇太極是信任多爾袞的,這樣的關係,能夠長時間的維持下去,可一旦皇太極龍御歸天了。那就說不清楚了。
多爾袞肯定是不服豪格的,一旦豪格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是不是會對多爾袞展開清算,或者說多爾袞會奮起放抗,甚至是另起爐灶,那都是說不清楚的事情。
不過皇太極如今將豪格扶上馬,帶著豪格熟悉朝廷裡面的事情,慢慢的為豪格樹立起來威信。也許事情會出現轉機的。
不管怎麼說,豪格成為了大清國的皇太極。局面有可能出現動盪,這是要高度重視的,想必皇太極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蘇天成帶領江寧營,進攻草原部落,而且剿滅了察哈爾部落,這件事情。對草原部落的影響是巨大的,肯定令草原的局面出現了變化,大清國獨統草原的格局,會出現巨大變化,一些草原部落的態度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在大明京師的時間長了。濟爾哈朗也聽說了不少蘇天成的事情,知道大明的崇禎皇帝,是非常信任蘇天成的,大明內閣大臣之中,唯獨蘇天成是帶領軍隊,在外面作戰的,這樣的情況,在大明朝的歷史上,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由此可見,蘇天成在大明的地位是非常穩固的,這樣的情況,對大清國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有些時候,濟爾哈朗也分析蘇天成,要說蘇天成也是大明朝廷的奇蹟了,殿試榜眼,但從來沒有在朝廷裡面為官,一直都是外放,所建立起來的功勳,遠遠超過了朝廷裡面的諸多文武大臣,有關蘇天成剿滅大明流寇的事蹟,酒樓和茶樓裡面,很多說書的,都講到了這些事情,蘇天成所表現出來的睿智,以及預判的準確性,令濟爾哈朗感覺到吃驚和心寒。
濟爾哈朗代表大清國,前往大明京師談判的時候,應該是兩邊偃旗息鼓的時候,可偏偏在這個時候,蘇天成帶領大軍,前往草原征伐,大亂了大清國的部署,也攪亂了皇太極的計劃,這個拖延時間的舉措,不可能完全實現了。
皇太極的兩個目的,濟爾哈朗是非常清楚的,一方面是爭取到喘息的時間,凝聚力量,另外一個方面,是更加重要的,那就是透過俯首稱臣的舉措,迷惑大明朝廷,迷惑崇禎皇帝,讓崇禎皇帝對大權在握的蘇天成產生懷疑的心理,要知道蘇天成的權力太大了,肯定是威脅到皇權了,只要崇禎皇帝感覺沒有什麼威脅存在了,就有可能動手清理內部了。
可惜這兩件事情,目前都沒有看見跡象。
蘇天成每次行動,都能夠抓住關鍵的地方,譬如說征伐草原,草原部落是大清國重要的依靠,要是草原出現變故,大清國的實力將會被極大的削弱,在接到皇太極的密函之後,濟爾哈朗曾經就明軍進攻草原的事宜,提出來了抗議,可惜的是,大明朝廷根本就沒有承認大清國,也就不會承認草原歸屬於大清國。
濟爾哈朗不知道,皇太極還在做著什麼樣的準備,雖然皇太極的密函之中,沒有點名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