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跟李現介紹京東的時候,發現李現對京東的瞭解甚至並不比自己少,有些數字更是信手拈來。 “京東商城在2012年的總銷售額達到733億人民幣,除去退貨後的實際成交額為600億人民幣。其中,自主經營部分佔總銷售額的77.35%,即約464.1億人民幣;POP開放平臺成交額佔比22.65%,約為135.9億人民幣。” ... ... “京東也有自己的問題,其物流倉儲,智慧化配送這一塊遠不及國外的亞馬遜,尤其是大促巔峰時期” ... ... “李總對京東很關注?” “沒有,我對強哥這個人的關注比對京東的關注要多得多,你們高瓴是價值投資,我跟你們稍微有一點點區別,我這個人更看人,我覺得名字帶強的人,多多少少有點不平凡。” 起初張磊其實是看好騰訊和京東的強強聯合的。 早在2011年,張磊就找劉強東和馬化騰見面聊,2012年也把他們拉在一起聊。 這兩年,兩人心態不一樣,騰訊在電商上沒有認輸,也沒有進化到用投資合縱連橫的境界。 京東在上升期,也沒有合縱連橫的強烈需求。 但是2012年,風向變了。 騰訊在社交網路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出現了。 賽博攜雲音碾壓而來,勢頭直盛,到如今雲音的註冊使用者必定是碾壓了微信,雖然不知道具體的資料,但是張磊估計離4億,不遠了。 期間,張磊花了很長的時間來研究這家公司的背景。 越研究越覺得這家公司跟謎一樣,完全沒有崛起的過程(舊石頭那幾年直接被張磊忽略),就像生孩子一樣,剛生出來就是一個能跑能跳,甚至能打架的成年人,強的恐怖。 甚至他有想過這是不是高層的佈局?但是種種跡象表明,不是。 “雲音現在的電商功能非常成功,在未來,我覺得,和阿里巴巴體系的淘寶或者天貓爭一爭天下,我覺得沒問題。” “為什麼沒有京東?” 李現笑而不語。 京東是一個平臺,在李現看來更像是一個實體公司,而不單純的是一個電商平臺。說到底就是不純粹。一旦一個企業不純粹,那麼走下去絕對會面臨幾個問題。 一個是組織架構臃腫的問題,因為你什麼都想做,從家電到服裝,從物流到金融,你什麼都想自營,成本在哪?每年都虧損雖然不至於倒閉,但是為什麼不是每年都盈利呢? 二個是天天談創新,但是實際上是隻會抄作業,這一點李現前世做電商的時候深有感觸,21年,李現的新發現,在京東平臺的盈利竟然遠遠低於拼多多,這就很是不可思議。 聽到李現話,張磊心裡涼了半截,這次的目的怕是很難達成了。 果然,之後的半小時,李現不再討論京東甚至高瓴,反而嘮起了德克薩斯。 晚上十點,張磊和李現在飯店門口分手。 對於此次會談,李現談不上失望也談不上期望,老劉其人,如果真要說關注點的話,除了奶茶,李現覺得沒啥好說的。 投資京東也不是不行,問題是老劉能讓李現來做主麼?不可能吧!既然不能,還賺不到錢,我圖啥! 張磊在回去的路上也把過程跟老劉大概說了一下,結果是最後不歡而散,是劉強東沒想到的。 “沒說為什麼麼?” “沒有,沒事,不管他,咱們繼續做咱們得,我還是看好你們和騰訊,你要不再想想吧!” “再說吧!” 京東不著急,騰訊馬雖然在電商佈局上面有點洩氣,但是目前也不至於著急,所以這個事情還得再等等看。 李現在北京依然待到了31號,就回了江水。 元旦節怎麼也得回江水過,溫柔鄉再好,總抵不過家鄉吧。 跨年這一天秦夏還在香港忙碌著,跟李現打了半小時的影片電話已經算是奢侈了。 “TIKTOK支援入股,只要對方能拿出相應的資源出來,我不介意,你看著弄,AB股都行,絕對的管理權要在我們手裡面,其他的利益分潤,你可以參考深空投資他們的意見。” TIKTOK要出海,李現並不介意把他做成大蛋糕和別人一起分享。 畢竟這東西本就不是什麼高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