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至樂”是首句中的兩個字,意思是最大的快樂。人生在世什麼是最大的快樂呢?人應
怎樣對待生和死呢?篇文的內容就在於討論、回答這樣的問題。
全文自然分成七個部分。第一部分至“人也孰能得無為哉”,連續五句提問後,列舉並
逐一批評了世人對苦和樂的看法,指出從來就沒有什麼真正的快樂,所謂“至樂”也就是
“無樂”。第二部分至“故止也”,寫莊子妻子死時鼓盆而歌的故事,借莊子的口指出人的
死生乃是氣的聚合與流散,猶如四季的更替。第三部分至“我又何惡焉”,指出“死生如晝
夜”,人只能順應這一自然變化。第四部分至“復為人間之勞乎”,借髑髏之口寫出人生在
世的拘累和勞苦。第五部分至“是之謂條達而福持”,借孔子之口講述一個寓言故事,指出
人為的強求只能造下災禍,一切都得任其自然。第六部分至“予果歡乎”,指出人的死生都
不足以憂愁與歡樂。餘下為第七部分,寫物種的演變,這一演變的過程當然是不科學的,沒
有根據的,其目的在於說明萬物從“機”產生,又回到“機”,人也不例外;從而照應了首
段,人生在世無所謂“至樂”,人的死與生也只是一種自然的變化。
【原文】
天下有至樂無有哉?有可以活身者無有哉?今奚為奚據?奚避奚處?奚就奚去?奚樂奚
惡?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貴壽善也(1);所樂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聲也;所下者
(2),貧賤夭惡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
音聲;若不得者,則大憂以懼。其為形也亦愚哉。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積財而不得盡用,其為形也亦外矣(3)。夫貴者,夜以繼日,
思慮善否,其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與憂俱生,壽者惽惽(4),久憂不死,何苦也!其
為形也亦遠矣。烈士為天下見善矣(5),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誠善邪,誠不善邪?若以
為善矣,不足活身;以為不善矣,足以活人。故曰:“忠諫不聽,蹲循勿爭(6)。”故夫子
胥爭之以殘其形(7),不爭,名亦不成。誠有善無有哉?
今俗之所為與其所樂,吾又未知樂之果樂邪,果不樂邪?吾觀夫俗之所樂,舉群趣者
(8),誙誙然如將不得已(9),而皆曰樂者,吾未之樂也(10),亦未之不樂也。果有樂
無有哉?吾以無為誠樂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雖然,無為可以定是非。至樂活身,唯無為幾存(11)。請嘗試
言之。天無為以之清(12),地無為以之寧,故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13)。芒乎芴乎
(14),而無從出乎(15)!芴乎芒乎,而無有象乎(16)!萬物職職(17),皆從無為殖
(18)。故曰天地無為也而無不為也,人也孰能得無為哉!
【譯文】
天下有最大的快樂還是沒有呢?有可以存活身形的東西還是沒有呢?現在,應該做些什
麼又依據什麼?迴避什麼又安心什麼?靠近什麼又捨棄什麼?喜歡什麼又討厭什麼?
世上的人們所尊崇看重的,是富有、高貴、長壽和善名;所愛好喜歡的,是身體的安
適、豐盛的食品、漂亮的服飾、絢麗的色彩和動聽的樂聲;所認為低下的,是貧窮、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