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是實質的。」
「那麼你覺得,是地標建築還是與受害人有關的場所呢?」白中元繼續問著,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啟發。
從現場經驗來說,許琳是不如白中元的,可不管怎麼說刑偵工作都是存在一些互通性的,再加上於情報處呆了那麼久,參與協助了很多的刑事案件偵破,觸類旁通之下許琳也能遊刃有餘的對案情做出分析。
「依照我的判斷,箭頭所指的應該不是與受害人有關的場所,畢竟視線所及範圍太過於廣闊了。」
「有道理。」對此,白中元表示了認可。
通常在反社會人格犯罪事件中,嫌疑人病態的心理都會透過作案手法、過程乃至於遺留的線索表露出端倪。
就拿正在追捕的這名嫌疑人來說,他對具備某種惡劣特質的女性、乃至社會有著極深的仇視感。除此之外他還對自己有著極強的自信,否則不會在三處案發現場都留下螢光箭頭,這本身就是自負的表現。
如果將這種表現解讀的更深一些,就能輕易窺探出嫌疑人的另外一種心態,明目張膽的向警方挑釁。
支撐此種結論的還有另外一個根據,就是這起連環案的犯罪時間,有著清晰可循的規律。每隔三天作案一次,這不僅僅是犯罪嫌疑人的籌劃,更是向警方下的挑戰書,有著很強的目的性。
而通常這類犯罪嫌疑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在現場留下些線索,這些線索的指向性往往也都是很強的。
但這有個前提,警方必須有能力破解案發現場遺留的謎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