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亦附議。」姚聖亦站出來表態,甚以為上佳。
果然,蕭寧要改公主之制,也要給天下人準備另一份厚禮。這份禮,於別有用心之人而言,削的是蕭家自己的利,定會拍手叫好;於天下人,卻更讓他們看到了大昌朝一顆公心。
「禮部怎麼看?」蕭諶就得問問執掌禮部的人,對於這個做法,可有其他的意見?
「有功之皇子皇女,封為公主王爺,依照王府舊制;若無功於社稷者,便以從前公主之制。甚好,甚好。」王宦亦是意外。蕭家的人並非想將天下的好處全都佔盡,而是採用相對公平的方式,讓天下人看到,蕭家一向公平,並不是隻有一句空話。
「這自古無制。」事到如今,總還有人拿了規矩禮制說事。
「但若於國有利,不叫蕭氏成為他人笑柄,大昌不妨開此先例。」蕭諶不為所動,當機立斷地做下決定,告訴他們,他不需要處處按別人的軌跡行事,他既建立大昌朝,也可以創下新規矩。
這話,完全是站在蕭家人的立場,原想就蕭寧一個公主也想和王爺比肩一事,欲挑起一些人的不滿,沒想到根本沒有這個機會。
蕭寧在他們尚未來得及動手之前,已然先一步準備妥當,往後,蕭氏的所有人,無論男女,只看是否於大昌有功,有功則當賞;無功則最好安分守己,莫看著別人的風光眼紅;羨慕妒忌恨的,自憑本事改變去。
這一回,再無人能挑出其他的毛病,蕭諶這口氣,完全可以松下。
「速速將此事定下,各王府,由宗正辦理。」作為宗正,也是兄長的蕭訊,應下一聲是,答應得分外的爽快。
其實,不需要禮部多出手,兄弟幾個昨天聽明白蕭諶的意思後,根本沒打算讓蕭諶再催促,下朝後,以蕭訊為首,無功於大昌,只是因為身為皇帝的兄弟,得封為王的人,都請禮部收回屬官和禁衛。
本以為蕭家的人或許只是說得好聽,未必果真能捨得將到手的權勢還人的,事實再次往他們的臉上抽下狠狠的一記耳光。
蕭家人,就那麼同仇敵愾,一致對外嗎?
為了讓蕭家好,讓蕭諶和蕭寧順心,竟然要將權勢和特權都還給朝廷,這古往今來,亦是前所未有。
誠如蕭諶當朝所言,他就是要開創此先河。旁人家要是成了皇帝,都是一人得道,雞犬昇天。恨不得天下間所有的好事都歸在他們一家頭上。
好像也只有這樣,才會讓人覺得,當皇帝確實是一件好事。
可是,當上了皇帝,只想著如何得利,不更應該考慮所謂的責任嗎?
為一國之君,若是家族中人,如同天下有功之臣一般,有功於家國天下,封王拜侯自不為過。
可是蕭家的人,只因為他們是蕭諶這個剛當上皇帝的兄弟,便成為了王爺,無功於家國天下,卻要天下百姓供養,皇帝不覺得虧心嗎?
於蕭諶而言,皇室中所謂的特權,其實是十分不應該的。
他從前就恨極了所謂的特權,面對一個個僅出身好便耀武揚威的人,見一個恨不得抽一個,好讓他們知道,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額,扯遠了!而他當了皇帝,每一個人都告訴他,按舊制當如何賞封家人,每當看到這些封賞的內容時,蕭諶就覺得受之有愧,如坐針氈。
他為這個天下,這個國家做了多少利事,竟然就因為他成了皇帝,便要求天下人養他,養他的兄弟侄兒。
難道這一切就真的那麼理所當然,不應該有人對這些事提出反對?
不,這一切並不是理所當然的!
有功於國者,為天下戰死沙場之士,他的家人當為朝廷奉養;救民於難,為百姓捨生忘死者,朝廷當奉養。
無功於家國天下,早已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