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也是了塵能找到的最近的清修名山了。
開壇講道自然不急,了塵便一頭栽進了道家藏書閣,遍覽群書,尋找答案。半個月後從裡面出來時卻一陣嘆氣。金丹之損無非外丹補足和靜養兩法,外丹已經不用去想,材料肯定難尋。靜養卻需要一處靈氣充沛之地靜坐養息三年以上,也就是說,了塵至少要在武當呆三年以上。
依舊是武當紫霄宮偏殿,了塵跟衝靜道長一番長談,定下了三年之約,三年後出關之日,再在武當山上講道三日,以還武當之恩。沖虛道長點頭,帶著了塵指向了西北一處於天柱峰遙遙相對的山峰道:“本來天柱峰是最好修道之所,可惜香客雲集,人多嘈雜。已成俗地。仙長若要閉關,此峰為佳。山勢雄奇,少有人至,山頂之上,雲氣環繞,是個採紫氣的好地方。當年三豐祖師就十分欣賞此峰。可又慮凡塵侵擾,所以一直無名。今有仙長閉關修道,此峰也算至此有名/”
了塵站在殿外,循著這衝靜道長所指點方向,果然有座險峰,就比天柱峰矮一點,屈居其下,可也雲霧起伏,山勢雄奇。更佳的是遠離宮觀,當時無人前往的清淨所在。了塵大以為然地點頭。
第二天,便獨自上路,一路向著無名山峰走去。沒有了法力飛行的了塵可算知道了篳路藍縷的苦楚,望山跑死馬,一路上山勢起伏,叢林密佈,有山崖斷路,有水澤阻攔,爬山涉水,幸好神識無礙,險險避過山中猛獸,幾十裡山路,足足走了三天才到了無名峰下。山峰無路可走,了塵只能哄了只猴兒用水果餵飽後,艱難交流,希望猴子能幫忙把繩子運上山澗奇松樹幹上去。誰知道猴子吃飽了,揚長而去,留下了塵乾瞪眼。只能留在山峰下苦思攀爬之法。
誰知道第二天一大清早,了塵便被猴群驚醒,原來昨天那猴子帶著猴群來了。了塵大喜,一番比劃之後(了塵在自家山裡和猴子打過很多交道),猴群果然拿起了了塵的繩子,群猴合力才把繩子艱難運到了山澗大樹上,一番胡亂纏繞之後,了塵拉了拉,發現猴子們雖然沒譜,但總算是弄到著力點了。了塵扯著繩子一路攀登,然後又等猴子們繼續把繩子再向上運,到了傍晚,了塵總算到達了山頂。舉目遠眺,發現這裡視野開闊,一片霞光中雲海蒸騰,的確是個好地方。猴群們也跟了塵似的站在山頂上,學起了塵的動作來,甚是可愛。太陽快下山了。猴群要離開了,離開前一隻母猴走了出來,將懷裡一隻很少見的白色小猴交給了塵。那意思了塵很懂——小猴子交給你照顧了。白色猴子雖然靈異,但終歸顏色太過顯眼,生存不易。猴群把他交給了塵也是無奈之舉,但未嘗不是一種信任。野獸的直覺比人要靈敏。他們會幫了塵的忙,也是感到了塵身上並無凶煞之氣,反而一片祥和親近之感。於是才會有這番舉動。了塵嘆了口氣。自己怎麼就這麼有動物緣啊?奈何猴群於自己有恩,了塵只能收下,開始苦思怎麼養活這隻吱吱叫的小猴子。不過這山中野果很多,想來這小猴子應該會爬樹吧?
猴群離去,了塵折了一點樹枝勉強算為小猴子做了個窩,掏出最後的乾糧喂小猴子吃了,才面向東方開始靜坐養息。等待月升日落,陰陽轉換。
以後每隔幾天猴群就會來一次,還會帶些果子來,這是給小猴子吃的。奈何小猴子能吃多少?了塵也很無恥地沾光了。每日山頂上開始給小猴子講道經,也不管它是否能聽懂。每日日出之時,是山頂採太陽紫氣最好的時候。小猴子也會懵懵懂懂地跟著對向太陽長大嘴巴深呼吸,似模似樣的。夜晚,月行中天,便是採集月華,陰陽調息的最好時間。小猴子呼呼大睡,了塵就在一旁靜息調氣,將山間靈氣會和陰陽,運入丹田。
時光一天天流走,小猴子漸漸長大,也越來越淘氣,開始和猴群一起上山下山玩耍不休,但每天日落前一定回來。趴了塵身邊睡覺,等第二天一起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