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牽牛花為例。先聽到大人說“牽牛花開啦”這句話(聽人耳中);然後理解“牽牛花”、“開啦”的語句內容(理解語言);接著,看到牽牛花,發現花開了,用手指指向它,用手觸控它,最後說出“牽牛花(真的)開了呢”(表達語言)。
如此這般,在語言出現之前,需要培養想表達(想說話)的心情,將腦中各種各樣的感覺整好,與此對應,還得把嘴巴和手等身體部位都調動起來。
政嗣會一邊模仿家長和朋友,一邊用語言留下印象,自己不斷地挑戰新事物。隨著語言的增加,穿衣服、刷牙、吃飯、上廁所等生活習慣,用語言理解新事物,一個一個地去解決。如果不明白做法,會提問(用我不明白的方式來向對方傳達),讓對方教一下,又獲得了新的資訊,一步一步地往下學。
(透過養育政嗣,我才明白了:成的來孩子們是這麼成長起來的。)
徹之既沒有與人交流的慾望,也不會說出“我不明白”。想要吃糕點時也是同樣,他不會說:“糕點在哪裡?給我糕點吧!”而是自己找到架子上放著的糕點罐,自己搬來椅子去拿糕點。
(政嗣和徹之在成長方式上明顯不同。)
我終於察覺,徹之在說出話之前還需要掌握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我原先一直以為:只要出現語言,就會成為普通的小孩。現在真切地感到並不是那麼回事。
重要的是培養想要告訴(想要說話)的意欲。只要徹之有一點點表示出這種意欲,我一定會馬上爽快地回應他。當徹之拿著我的手,指向畫冊中的文字,想讓我讀畫冊的這個舉動,正是想和我交流的表示。機不可失,我要珍惜這樣的機會!
另外,政嗣從還不會說話的時候開始,就熱衷於和我們一起玩捉迷藏、追趕遊戲、撓癢癢,經常玩得不亦樂乎。
(我才體會到孩子給我回應的快樂。)
我想用同樣的玩法實踐於缺乏回應的徹之,一切從頭開始,有意識地、積極地與之交往,努力引出他快樂的情感。這樣,我們在共享歡樂的遊戲時光的同時,也可以把他單向的自言自語演變為雙向的相互交流。
因此,我決定停止語言特訓,每天反覆地身體力行於各種遊戲之中。比如,我和丈夫拎起毛毯的四個角,把兩兄弟放在當中玩盪鞦韆;我和丈夫分別握住徹之的兩手兩腳盪鞦韆;提起墊被的一端,讓徹之從這邊翻滾到那邊;在被子上“1、2、3”翻跟著後做一個造型(姿勢);讓他跨在大人肩上騎馬,等等。
雖然丈夫回家總說“我還得做些功課呢”,但只要政嗣一聲“我最愛爸爸”,他就推辭不了了,一起參加我們的遊戲。這時,已經嚐到共同遊戲樂趣的徹之會一起起鬨:“摔跤”、“翻滾”、“翻跟頭”、“騎馬馬”、“飛機”(都是模仿政嗣,鸚鵡學舌地發音)。就這樣,一家四口瘋玩起來,每天一直玩到小孩累了睡覺為止。
這樣的遊戲成了家庭成員之間聯絡的紐帶,構築了快樂的四口之家的相互信賴關係。大家風雨同舟,命運與共。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與文字相配套,我不光配備了圖片,還準備了實物。比如,實物的橘子和寫著橘子文字的積木(反而有圖案,徹之會翻過來確認)。
(實物、文字、圖片三樣配套。)
在公園裡撿回橡樹籽後,唱唱“橡樹籽滾來滾去”的歌,做些橡樹籽的圖片,把實物的橡樹籽與積木上寫的橡樹籽的日語假名相對照來教他。抓了蜻蜓後,一邊唱著兒歌《蜻蜓的眼鏡》,一邊將捉進籠子裡的蜻蜓實物和寫著蜻蜓日語假名的積木配合起來教他。然後,翻開昆蟲的畫冊,找些相關的圖片給他看,擴充他對蜻蜓的印象。
有一次,我把剛剛爬出地面的蟬的幼蟲撿回家,放在窗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