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是肺腑之言,一語中的。
在這近兩年的時間裡,本省政壇看似風平浪靜,實則已是暗流洶湧,趙洪福書記和朱明華省長兩人一見面都是笑呵呵的,一團和氣,看似關係融洽,可楊志遠他們這些局中人卻早已看出了其中的端倪,趙洪福書記初到本省之時,對下面地市一級的幹部,一直都是按兵不動,但近半年來,趙洪福書記開始有了動作,本省四大經濟強市,榆江市委書記張淮和合海市委書記羅亮都屬省委常委,趙洪福書記自然不好在這兩市出手,但他在年前還是走了一著棋,那就是想方設法讓會通市委書記於海天升任省人大副主任,幫於海天在退休前解決副省級待遇,省委的一位副秘書長經趙洪福書記提名推薦接任市委書記一職,雖然省委副秘書長和市委書記屬平級調動,但市委書記屬一方諸侯,會通又是本省第三大經濟強市,經濟實力雄厚,而且此副秘書長相對年輕,其有了地方工作的經驗,上升空間更大,假以時日,再回省城,至少是副省長。趙洪福還有意讓普天市委書記陶然到省政協當副主席,但陶然對此並不滿意,同時此舉也遭到了朱明華省長的強烈反對,趙洪福這才暫時讓普天保持現有格局不變。但其他地市的市委書記,在趙洪福書記的運作下,都有了不小的變動,朱明華省長儘管對此頗有微詞,但市委書記屬黨口,作為省長,朱明華自是不好過於干涉,除了三兩個像陶然這種周至誠書記在本省時,屬朱明華一手提拔的,朱明華必須力保的下屬外,其餘諸人,朱明華只能選擇妥協退讓,怎麼說趙洪福都是省委書記,新官上任,不可能總是保持原有的格局一成不變,朱明華自是明白,如果自己在人事任免上與趙洪福硬碰硬,彼此撕破臉面,那隻能是弊大於利。朱明華雖然選擇了妥協,但心裡肯定有了諸多想法,書記省長兩位主官間隙已生卻是顯而易見。
李澤成當時就此和楊志遠分析,儘管他楊志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並不屬於朱明華省長這條線上的人物,但朱明華省長屬周至誠書記一手提拔,周至誠書記對朱省長有栽培之恩,而且現在朱省長與國良副省長他們或多或少已經結盟,在不屬違背原則的問題上,按親疏遠近,楊志遠都得和朱省長、國良副省長休慼與共。這就是官場所謂的線和圈子,是人就躲不過,楊志遠也是如此,他不可能獨斷獨行,置身事外,一旦如此為之,那麼他楊志遠就會成為一個孤立的個體,其今後在官場上只怕難有更大的作為,不管他楊志遠有多大的能力和才學,一個人肯定成不了氣候,官場就是這樣的一個現實,上面得有人提攜,下面得有人辦事,這就是圈子,這就是線,誰都無力抗衡。所以李澤成才會認為楊志遠不好辦,夾在中間,頗為為難。他楊志遠不可能過於明顯地向趙洪福主動靠攏,這是個兩面不討好的行為,會為官場諸人所不齒,但李澤成認為楊志遠可以在適當的時候,適當地和趙洪福有所接觸,找機會讓趙書記看看社港的成績,既然楊志遠近兩年在社港所做的成績實實在在,沒有半點虛假,那就有必要讓趙洪福看看,一旦讓趙書記感同身受,肯定會對你另眼相待,作為省委書記,廣納賢才是其基本的政治素養,人才就是人才,這點無需置疑,必須承認。但有一點,就是楊志遠怎麼去製造這樣一個讓趙洪福書記認知自己的機會,這個機會不能刻意,需看似偶然,卻又在情理之中,這就得看楊志遠的機遇和智慧。李澤成還說,根據他的瞭解,他覺得朱明華省長的能力和人品皆佳,中央對他頗為認同,之所以沒能讓他接任省委書記一職,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他因為是本省人,中央不想讓其於本省主政,但一旦朱省長與趙書記合作不是愉快,影響到本省的工作,這是肯定是中央不願意見到的。怎麼辦,以他李澤成的估計,中央最終肯定會將朱明華調離,到異地去當書記。朱省長一走,許多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本省三分天下的局面肯定會為之改變,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