訕的熱情。很快,同學中就流傳了這樣的閒話:羅老師跟他的妻子鬧離婚呢。羅老師嫌棄他的妻子了。
這閒話傳到我耳朵的時候,我吃了一驚。羅老師真是這樣的人嗎?我對他崇拜的那份狂熱突然收縮了,大概有一週的時間我沒到文藝隊參加訓練,就在我猶豫是否退出文藝隊期間,羅老師通知我參加校外的一次演出。我未置可否,也沒有去學校文藝隊。我想演出那天如果接不到通知,我正好逃避。誰知演出前兩個小時,羅老師查點節目的時候忽然發現我不在,他立刻派了一個同學來找我,我仍是不想去的樣子。那個同學說:“你快去吧,你不去,羅老師那裡我是不好交待的。”
我想想,同學說的也對,只好去了。
這次演出,我仍是和一位女同學唱京韻大鼓。我的眼睛只看一個方向,嘴巴機械地發出唱腔,手也不動,我是在完成一個任務,而不是一次演出。演出結束後,羅老師惱怒地訓我說:“黃蓉,你是怎麼搞的?今天這場演出,你的水平哪兒去了。”
我看了他一眼,扭頭就走。從此再也沒有去過學校文藝隊,我的百靈歌喉就這樣夭折了。事後想想,我這樣做的原因大概緣於羅老師的妻子和同學中流傳的閒話。在我看來,羅老師實在不應該嫌棄他的妻子,我媽媽杜小蘭常說:從小的夫妻嘴恨心不恨。但羅老師還是跟他的老婆離婚了,據說羅老師當初跟她結婚的目的是為了尋一把保護傘,他老婆的父親是當地革命委員會主任,婚後,她父親很快被趕下了臺,羅老師與妻子的婚姻也就處在名存實亡的狀態。又聽人說,羅老師有個哥哥在香港,羅老師遲早要到他的哥哥那裡去。
我覺得羅老師更復雜了,我必須離他越來越遠。
後記
雪 靜
我的長篇小說《從白天到夜晚》,全文刊於2006年第5期《大家》雜誌。出版社欲出版單行本的時候,考慮到市場的銷路,要求更改書名。我想來想去也想不出有市場號召力的書名,併為此煞費苦心了很久。儘管我的長篇小說可讀性很強,但一個好的書名就像給書安裝了一雙美麗的眼睛,當讀者打量它的時候,它會用眼神與讀者溝通,於是被讀者迎娶回家的機率就大大增強了。
初春的一天,我正在南京的寒舍做家務,忽聽窗外傳來動聽的鳥鳴,繼而又一陣喜鵲的歡聲,不同的鳥鳴糾纏在一起,給初春的世間灌輸著令人欣悅的激動,我聽了一會兒,忽然感悟:世間是萬事萬物的一種糾纏,天與地的糾纏,花草植物與水分土壤的糾纏,而聰明的古人早已對此現象做出了詩意的總結,清代李漁編撰的《笠翁對韻》就非常客觀獨到地表現了這一糾纏:“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而具體到動物,特別是人類這種高階動物,更是無時無刻不被世間萬事萬物糾纏著,人與動物的糾纏,人每天要吃動物肉,吮動物血,吸動物的骨髓……其間的殘忍自不必說。
而人與人的糾纏,卻使人類陷入了無邊無際的苦難和煩惱之中,人與政治、戰爭、情感等人為因素的糾纏往往將人類推進萬劫不復的境地。“家對國,武對文,四輔對三軍。召公周太保,李廣漢將軍。”既然宇宙萬物就是一種無邊無際無始無終沒完沒了的糾纏,身處其間的人類何以能逃脫環境而清高地生存?
我生在北方一座荒涼的小城,記憶中生長的童年總與名目繁多的政治運動和缺衣少穿的生活糾纏在一起,致使小城的人們心靈異化,情感嚴重扭曲變形,甚至去幹一些非人的勾當,但最終人們還是在生與死的糾纏中頑強地活了下來,過著從白天到夜晚的瑣屑日子,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張三走了,李四還活著,李四走了,張三的孩子又長大了……我想這也就是人與天地、人與生活環境、人與人之間生生不息的一種糾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