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信一愣,頓時無語,笑罵道:“什麼有事?趙將軍早就進了城,此時正在宮裡召你們吶!”
韓旭趕忙下了城牆,趙匡胤顯然此時已經穩定了局勢,成了真正的大老闆。大老闆召喚,那還了得。
第118章 火德王立大宋(上)
崇元殿,大周皇宮正殿,是皇宮內最雄壯而輝煌的宮殿。十六顆硃紅浮龍圓柱,托起巨大的殿頂橫樑。與紫宸殿日常朝會所在地相比,這裡才是大周最神聖之所在,新皇的登基大典,莊重的祭祀活動,盛大的舉國慶典,均是在此舉行。
此時,面北朝南的龍椅上坐著大周的小皇帝以及小符太后。下方,趙匡胤,範質,王溥,魏仁浦四人一致排開。最後才是滿朝的文武百官。而韓旭排在了武將最後一排,靠近殿門之處。
原來趙匡胤率大軍從明德門進城,進城後直奔其禁軍公署……殿前司。軍校羅彥環等人將範質,王溥帶入殿前司。在禁軍校尉們虎視眈眈的軍刀下,這兩位老大人以趙匡胤答應善待小皇帝及太后為條件,同意了奉趙匡胤為帝的要求。
趙匡胤順水推舟同意了他們的請求,他需要這兩人來安撫汴梁城的百官。事實上,對於小皇帝和符太后,即使沒有這兩位老大人的請求,他也想好了善待這周世宗的後人。一來,是感念當年柴榮對自己的器重。二來,他想改變歷代新皇登基,屠盡前朝皇族的傳統,顯現其寬博的胸懷,柔統四海的決心。一句話,以德服人。
韓旭打了個哈欠,昨晚到現在都沒睡過。耳邊聽著翰林院官員囉囉嗦嗦的宣讀著什麼,不自禁的靠著柱子打起了盹。
這古代的儀式還真是麻煩,而且似乎級別越高,越繁瑣。老學究一口氣囉嗦了半天,似乎也不嫌累,說得是天花亂墜。其實意思就是一句話,那就是趙匡胤勞苦功高,天命所歸,而大周小皇帝該禪讓皇位了。
終於,翰林承旨陶谷說完後,從袖中取出自己擬寫的,由小皇帝蓋了玉璽的禪位詔書,交給了前朝進士,兵部侍郎竇儀,只聽竇儀宣讀道:“天生丞民,樹之司牧。二帝推公而禪位……歸德軍節度使殿前都點檢,兼檢校太尉趙匡胤,稟天眾之姿,有神武之略……法堯禪舜……於戲欽哉,畏天之命!”
詔書宣讀完畢。
趙匡胤呆呆的望著那高高在上的皇位,心中卻一片空白。此時小皇帝和符太后相互攙扶著正從上面走下來,回內宮而去。直到宣徽使在其耳邊連呼三遍,這才在眾人的服侍下,加上袞冕,一步一步的向皇位走去。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在趙匡胤坐上皇位的那一刻,當即三呼萬歲。
“眾愛卿平身。”趙匡胤微微做了個虛扶的手勢。多年來,久經沙場,戰功赫赫,原本他只想輔助柴榮蕩平這亂世,恢復大唐時代的繁榮昌盛。至少在一年前,這都是他心中的堅定所在。然而一步步的走來,卻沒想到自己竟然走到了這世間的最高位。興奮,激動,甚至還有點茫然,不一而足。紅色的臉龐因此而更顯黑色,雙手不由自主的緊緊握了握那金色的龍頭扶手。
殿上和殿下只有數十步之遙,然而兩處的風景卻有天差之別,對他來說,坐在這裡能看得更高,看得更遠。這數十步,是無數人想走,卻永遠也走不到的地方。
此時,常歡在趙匡胤的示意下手捧著聖旨,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歸德軍所在宋州,改國號“宋”,紀元“建隆”。
授石守信為歸德節度使,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高懷德為義成節度使、殿前副都點檢,張令鐸為鎮安節度使、馬步軍都虞侯,王審琦為泰寧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韓令坤為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天平節度使,同平章事,慕容延釗為殿前都點檢、昭仕軍節度使,趙普為右諫議大夫、樞密直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