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站在路邊,看著被張奧和小龍抬進計程車後備箱的大棋盤,再看看手上提著的各種手辦,腦子裡突然就蹦出了四個字“玩物喪志”!
日本橋離他們酒店所在的難波也就一個站的路程,所以不到10分鐘,幾人就到了地方。
林軒將自己買的那些手辦放回房間後,一刻都沒停,就趕去了齊鳴房間。
房間裡,小龍和張奧,都饒有興趣的,圍觀著那個棋盤,如果有棋子在的話,沒準已經下起五子棋了。
而齊鳴則是對手上的刀更有興趣,因為這刀上的貴氣可比那棋盤要濃的多。
看到林軒進來,齊鳴咔一聲,將露出一截的刀身插回刀鞘,正想請教一下這刀的鑑定方法呢,卻見林軒直奔茶几上的棋盤。
沒一會兒,就聽林軒在那喃喃道:“老香榧木,好東西啊。”
圍棋發源地自然是華夏,它和琴,書,畫,並稱為華夏的四大藝術。而且圍棋的歷史應該是其中最悠久的。
按照晉朝人張華寫的《博物志》中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書中還提到,舜覺得兒子商均不甚聰慧,也曾製作圍棋教子。
當然這種說法,有點傳說的意味,圍棋具體何時起源已經無證可考。但傳入日本的時間,大概可以確定在唐朝。
傳入日本後,圍棋從貴族間的娛樂,逐漸發展,最終在16世紀日本的安市桃山時代,開始了正式的職業化,算是全世界,第一個將圍棋職業化的國家。
大概也是因為職業化開展的早,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圍棋在全世界都屬於統治地位。
當時的日本圍棋有多強?1909年,一個才圍棋4段的日本人高部道平,遊學華夏,當時他一個人幾乎就橫掃了華夏棋壇。即便他開局讓兩子,當時的華夏都難有一人勝他。
而且這種情況還不是個例。
到了1961年,中日圍棋友誼賽上,一個54歲的日本老太太伊藤友惠,以女子5段的實力,憑藉8戰8勝的恐怖戰績,橫掃當時中國圍棋界所有高手。
在當年的那種社會背景下,這一戰堪稱國恥。
後來還是在陳毅元帥的領導下,國內棋手知恥而後勇,放下發源地的身段,從學習日本開始,這才有了後來的聶衛平等人的出現。
而到今天,世界棋手前20的排名裡,有15個是華夏人,這成績也算是替前輩們一雪前恥了。反觀當年橫掃世界棋界的日本,現在前20的棋手裡,只佔兩席,而且是最後的19,20,這種衰落,是肉眼可見的。
日本棋壇不爭氣,但日本的棋具卻是受到世界各國的圍棋愛好者追捧的。
“林哥,這樹還分新老的嗎?”
聽著林軒在那自言自語的解說,一旁的張奧一頭霧水,所以才好奇問道。
林軒頭都沒抬,卻認真解釋道:“老香榧木,其實就是榧樹,不過一般只有日本宮崎縣出產的榧樹會被稱作榧木,其他地方的香榧樹都統稱新榧木。
宮崎縣這地方溫差大,降雨充分,光照時間長,但土地貧瘠,所以樹木生長的週期就長。因而這裡的榧樹年輪很細,木紋鮮明。”
“那新的和舊的差在哪兒?”張奧繼續問道。
“差哪兒?”
林軒抬起了頭,琢磨一會兒還真說不上來。對不愛下棋的人來說,不管啥材質都一樣。他想了想才道:“差哪兒啊。價錢上吧,就這榧木棋盤,80萬肯定是要的。如果是新榧木,那估計也就幾千塊吧。”
80萬對齊鳴來說已經不算什麼了,小龍也算見多識廣,更貴的都見過不少了。而張奧,他6年當兵,日曬雨淋,退伍費也就60萬出頭,這價格把他驚的目瞪口呆。
“就一塊木頭,8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