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父和葉東林先開啟了80文的那兩箱,關於科考方面的書。
說是科考方面的書,其實也只是和科考沾了一點邊的書,或者是比較淺顯一點的書。
葉東林好歹在村裡上了幾年的學堂,雖說也是上課打瞌睡的料,但是也知道科考要學哪些書。
葉東林在兩箱書裡面挑挑揀揀了許久,最後挑了一套四書出來。
四書分別是:《大學》、《論語》、《孟子》和《中庸》。
葉父覺得鎮上的書院,裡面的學子大多都是天賦很一般的普通人,估計和自家兩個兒子差不多。
只有少數的人才到達科考的程度,因此葉父又挑了幾本淺顯一些的書。
葉父挑了《弟子規》、《幼學瓊林》、《朱子家訓》、《唐詩三百首》,《聲律啟蒙》和《文字蒙求》。
這些書,都是葉東林和葉西林兄弟倆在學堂上學學過的書。
接著父子倆又開啟了裝著啟蒙書的那一個箱子,父子倆挑了《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出來。
葉父想著啟蒙的書,需要的人應該多一些,因此各拿了兩本。
這次只是先拿一點回去試試,葉父子倆沒敢多拿。
能買得起雜書的人,家境都不錯,葉父和葉東林直接跳過了那一箱30文的書。
從50文的那一堆雜書裡,父子倆挑選了幾本看起來比較新的書,挑了三本遊記和三本話本。
父子倆挑了半天,一共挑選了22本書出來,一共1490文。
葉父和顏掌櫃砍了半天價,顏掌櫃怎麼都不肯降價。
“葉老闆,這些舊書價格本來就低,也賺不了幾個錢的,再便宜就要虧本了。”
無奸不商,這些虧本的話,葉父當貨郎和在碼頭擺攤的時候,一天說了不下十次,葉父是半句話都不信的。
最後顏掌櫃只答應葉父送他一本80文的舊書。
在葉父的軟磨硬泡下,最終顏掌櫃又多送了葉父一本50文的舊書。
兩本書加起來也要一百多文,葉父樂呵呵地挑了一本《春秋》和一本看起來挺新的遊記。
從縣裡回來,雜貨鋪的東西已經買得七七八八了。
不過葉父父還想再跑一趟靠山村,買一些油紙傘和竹製的涼蓆。
其實西街那邊也有油紙傘賣,但是西街的油紙傘工藝不如靠山村的楊家做的,但是價格卻要貴幾文錢。
因此葉父寧願花費好幾個時辰,也要特意去靠山村買油紙傘。
村裡的人要幹活,用的都是蓑衣,以後沒有人用油紙傘。
但是鎮上的人又不用下地幹活,一般喜歡用油紙傘,葉父想著鋪子附近的人家家境還不錯,油紙傘應該能買得起的。
“你可別小看這幾文錢的差價,雜貨鋪的東西利潤大多都不高,靠的就是薄利多銷。”
“我們能賺的也就是這幾文錢。”葉父又趁機給葉東林上課。
“我知道的,之前攤子上的油紙傘,我也是在靠山村的楊家拿的。”
葉東林自己當老闆了,進貨當然是越便宜越好了,只要能賺錢,多走幾個時辰又算得了什麼。
靠山村,顧名思義是一個在山腳的小村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裡有不少的獵戶,葉父這次過來,也想順便收一批皮子回去。
村頭有一棵大榕樹,樹下坐著好幾個正在納鞋底、縫補衣服的嬸子和大娘。
這些大娘們眼睛尖著呢,葉父和葉東林一進到村子,就被這群大娘給圍住了。
“葉老闆,小葉老闆,你們許久沒有過來了,這次過來還收東西嗎?”
“葉老闆,我媳婦最近新做了一批手帕,做得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