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塗節知道,朱標朱元璋最為喜愛的太子。
可是朱元璋似乎因為違制的事情震怒了,歷朝歷代的君王都忌諱這個。
而且他敏銳的察覺到朱標說話的漏洞,偏離了老朱治理國家的基本國策。
朱標問道:“這話從何說起?”
“士農工商,商人排到最末。歷朝歷代無不是重農抑商,為什麼呢?因為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國本。商人奸猾而逐利,有一成的利潤他們就會想辦法觸犯法律。有兩成的利,他們就會挺而走險,有一倍的利潤,就是殺頭也禁止不住她們。太子這樣建造如此宏達的工廠,實為大張旗鼓的宣揚經商,鼓勵商人,實則是見利忘義,捨本求末,臣竊以為不取。”
“虧你還是飽學之士。沒有商人,你哪能穿金戴銀?你們家女眷的胭脂水粉,有從何而來?秦朝的丞相李斯就知道,崑山之玉、隨和之寶、明月之珠、汗血寶馬,這些寶貝,秦國都不產。最後都流落到秦國,都是透過商人。再說,老百姓貧窮,種一輩子地,能有幾個錢,要想提高朝廷的賦稅,不還要從商人身上收取?大家都重農抑商,可是唯獨管仲推崇商業,在齊國大搞貿易戰,最終稱霸。就是本太子也想要靠商戰,徹底的解決北元問題。”
北元問題,一直是大明開國以來最為頭疼的問題。
雖然朱元璋幾次出兵北伐,也把元人打的是落花流水。
可是一直都沒有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過不了三五年,小崽子長大了,又是一些打砸搶燒的好漢。
莫說是明朝,千百年來,歷朝歷代都不能徹底的解決草原上的問題。
隋文帝就想用鐵血手段徹底清除北部的隱患:滅其國、亡其種,絕其苗裔。
在王朝之初,憑藉鼎盛的國力,或許一時可以做到。
可是由於,農耕民族沒有辦法在草原上定居,所以殺光了一個民族,用不了多久,就會有另外一個民族湧進。
朱標居然誇下海口,要解決北元問題,標崽這是飄了啊。
眾人都看向了太子,投來不可置信的目光:“解決北元問題?”
就是一向謹小慎微的宋濂都說道:“太子殿下,慎言啊!”
“本太子沒有打誑語,牧民之所以要南下入侵我大明,是冬季沒有糧食。我要在北平周邊地區開設羊毛紡織廠,收購牧民的羊毛。這樣他們在冬季就可以買糧食,就不會在侵擾我大明的老百姓了。在冬季我們老百姓,也可以穿到暖和的羊毛衫了。這樣一本萬利的事情,何樂不為。”
之前朱標和朱元璋說過這個問題,這個方法似乎是可行。
老朱問群臣:“諸位老弟兄,看你們大侄子的想法怎麼樣?”
這些大臣不知道老朱是怎麼想的,面面相覷後,採取了折中的辦法:“一切全憑陛下做主!”
“好,反正咱把這天下就交給你了,你怎麼弄,就是你的事了!”
“謝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