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但是這些正常的飛船中,卻沒有一個真正的自然人,有的僅僅是假身技術的代替“人”。
假身技術,在這種探險的過程中,為人類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刷……一艘十公里的大小、表面盤繞著三道圓環、呈現飛碟形狀、中心位置有7公里直徑的飛船,從某一處虛空跳了出來。這樣的一艘飛船,在如今的華夏文明當中,是很不起眼的飛船——當然僅僅是從大小上判斷。
而這一艘飛船,就是張敬元等高層科研工作者的假身藏身之處。他們在這個危險的宇宙中穿梭。這樣的飛船不僅僅只有一艘,只要這一艘飛船上的假身死亡,那麼臨近飛船上的假身,將會自動啟用,人的意識也會自動轉移;當然也能夠自我切換。這就是科技的魅力。
“偵測到前方247萬公里。有一艘七級文明的飛船遺骸。”張敬元靜靜地聽著下方的忙碌。這是一艘奇特的科考船,上面的每一個人都是假身,但是大家依然按照原來的研究指揮順序等進行研究。
“靠近檢查,看看是否有幸存者!”楊生這個時候負責倖存者的事情。
“是!”
247萬公里,在現在的宇宙空間中,相比於華夏現在的技術。實在是不值一提。飛船稍微閃動幾下,就已經來到了這艘飛船殘骸前方。
這一次的飛船依然是仿生飛船,但已經不是水母狀態,而是一條梭魚的狀態。
宇宙中為什麼要用仿生飛船?連續兩次不同的飛船造型,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科學家從來不相信偶然。不過已經有科學家想到了當初在百靈文明見到的“生命”。他們同樣能夠在太空中游動,甚至穿梭空間。而(人造)生物的空間穿梭能力和飛船之間的穿梭能力,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技術。
華夏的飛船移動,利用的是亞空間技術,也就是空間“層”面技術。而這些人造生命的移動,卻能夠找到時空中天然存在的一些空隙,進而穿越。
這樣的一點發現,讓科學家們僅僅是轉了一個念頭。就暫時記錄下來,扔到一邊。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的工作任務;當前階段,就是尋找倖存者!
這不僅僅是科研的需要。更是一種道義的表現。
無論以後有什麼,現在華夏的主要目標就是:尋找倖存者。
飛船緩緩靠近這一艘梭魚形狀的飛船,飛船長達7公里,表面鱗片在燈光下閃亮,栩栩如生;甚至還能看到魚頭位置的牙齒;也許在飛船還能夠行動的時候,這東西本身。就是一種攻擊強大的機械吧。
但現在,就只能渾身僵硬在這冰冷的太空中。
生命偵測電磁波發射。一點點掃描飛船的每一個部分。要是這艘飛船還“活著”,那麼華夏的這點生命偵測技術。當然是無能為力;但現在這艘飛船死亡了,那麼華夏的電磁訊號也就能勉強突破物理材料本身的防禦,深入其中探查生命情況。甚至還會有電磁波等反饋回來,讓大家在不撕裂飛船的情況下,大致的偵測到一些資訊。
“在魚頭腦袋處有一個直徑一千米左右的艙室無法偵測透。應該是他們的生活艙了。”楊生很快就將情況探查清楚。一般的位置華夏的電磁波還能夠穿透,但是這些特別的生活艙,估計就算是最基本的材料、不用開啟別的防禦,都能防禦宇宙中強烈的射線了;所以華夏的簡單電磁波偵測,無法穿透,只能偵測到有這樣的一個艙室而已。
“滴滴……檢測無任何危險。倒計時……”
刷……一條能量手臂探出,將這7公里長度的飛船抓住,一把拖入華夏飛船上開啟的缺口——那是一個直接對外開放的小空間通道。華夏現在的飛船,別看僅僅只有十公里大小,但是裡面至少有一個上百公里的小空間呢!空間技術,讓飛船得以小型化,而華夏卻幾乎將這種技術設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