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呂翔、呂曠二人,曹操覺得實在名不見經傳,也根本就沒把他們放在眼裡。
在曹操看來,他們只不過是微不足道、可有可無的小人物,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曹操手下的武將根本就不缺,而呂翔、呂曠的能力完全無法和曹操手下的那些大將相提並論。
呂氏兄弟只是有勇無謀的武夫,好狠鬥勇、捨生忘死尚可。
若是統領千軍萬馬,運籌帷幄、調兵遣將,他們可就差得遠了。
所以呂翔、呂曠轉投袁譚,曹操一點兒也不心疼。
另一方面,這種人一會兒投奔這個、一會兒投奔那個,跟當年的楊奉、韓暹頗為相似。
說明他們也不是什麼忠義之輩,不過是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的小人罷了。
經過調查,曹操又發現是袁譚私刻印綬,才把呂翔、呂曠二人招攬了過去。
這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曹操有些氣憤,袁譚如果沒有他的出兵相援,恐怕現在已被袁尚困死在了平原城中。
就算是袁譚想要人馬,起碼也得跟曹操打聲招呼。
曹操同意了,袁譚才能把人要過去。
總不能連聲招呼都不打,就直接把曹操的人挖過去吧。
曹操也得知了袁譚最近的處境,目前青州已經落入袁尚手中,袁譚最後走投無路,又返回了平原。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
飢不擇食,寒不擇衣。
袁譚沒了地盤,又沒了兵馬,他迫不及待地想壯大自己的隊伍,便挖走了呂翔、呂曠二人。
這倒也在情理之中,無可厚非。
但規矩不能沒有,私刻印綬實在大逆不道。
如果再縱容袁譚如此行事的話,他下次還指不定會從自己手裡把誰挖過去呢!
曹操決定給袁譚點兒眼色看看,也好立立規矩、抖抖威風。
於是曹操寫信召袁譚入京,想當面問問他到底怎麼回事,並警告他一下。
袁譚接到了曹操的書信,頓時樂得合不攏嘴。
原來曹操怕他不肯來許昌,在信中說讓他來朝廷接受封賞,並沒有提及其他的事。
袁譚簡單收拾了一下行囊,又跟家人打了聲招呼,便要立刻趕往許昌。
袁譚的女兒一聽父親要去許昌,便也躍躍欲試起來。
許昌是京城,那裡一定很繁華。
袁譚的女兒從來沒有去過許昌,便也想跟袁譚一起過去轉轉。
袁譚多年來膝下只有這麼一個女兒,再無其他子嗣。
袁譚也一直把這個女兒視若心肝寶貝、掌上明珠,她提什麼要求,袁譚都會盡量滿足。
於是袁譚便帶上了幾個侍衛,和女兒一起趕往了許昌。
一路無話,一行人很快便抵達了許昌。
曹操也特意為袁譚安排了一場冊封儀式,袁譚帶著女兒一起前往大殿接受冊封。
但見大殿之上,皇帝坐在那裡至始至終一聲不吭、一言不發。
曹操則是腰別青釭劍、腳穿翹頭履,堂上一呼,階下百諾。
儼然曹操才是真正的皇帝,而所謂的皇帝只不過是個擺設而已。
曹操當眾宣讀了皇上對袁譚的冊封,正式任命他為青州刺史。
袁譚聽完了朝廷的冊封,不由心下暗自叫苦。
本以為大老遠的跑過來,能被封個什麼大官呢,結果卻封了個青州刺史。
青州現在是袁尚的地盤,自己根本無法去赴任,這種冊封完全是鏡花水月、海市蜃樓。
曹操發現袁譚身邊有個小姑娘,不禁有些好奇,問道:“袁刺史,你身邊的這位姑娘是何人啊?”
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