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袁尚糧草告急,陳琳和陰夔當晚便來到了曹操大營。
曹操聽說袁尚派來了使者,在中軍大帳親自接見了他們。
“兩位是袁尚派來的?”曹操和顏悅色地問道。
陳琳和陰夔點了點頭。
陳琳道:“在下程林,這位是陰夔,我們都是袁尚的手下。”
當年官渡之戰前夕,陳琳曾寫過一篇討賊檄文,把曹操罵了個狗血淋頭。
陳琳生怕曹操知道了他是誰,會直接殺了他,所以故意把自己的名字說成了“程林”。
曹操也沒在意,又問道:“二位此番前來,有何貴幹啊?”
陳琳回答道:“大人,我們是受袁尚委派,前來向大人求和的。”
曹操眉頭微皺,問道:“求和?怎麼個求和?”
這一問,陳琳也有些無言以對了。
袁尚只說派他過來求和,卻沒說具體怎麼個求和法。
當時陳琳耿耿於懷,也忘了向袁尚詢問。
陰夔又道:“大人,我們現在已經沒有糧食了,將士們每天都靠捕魚殺馬充飢,但這也終歸不是長久之計。若是大人能高抬貴手放我們一馬,大恩大德容後再報!”
曹操一聽這話,突然放聲大笑起來。
笑過之後,曹操又道:“窮途末路了,才想到來求和,當初幹嘛去了?老夫二月份便來了鄴城,現在都快八月份了,老夫廢了這麼多時間、精力、兵馬、錢糧,難道最後就換來了你們輕描淡寫的一句大恩大德容後再報?簡直是痴人說夢、貽笑大方!”
陰夔和陳琳對視一眼,陰夔又義正言辭地道:“大人,相信您應該知道窮寇莫追的道理吧。我們眼看著就要活不下去了,若是您還不放過我們的話,那我們也只能放手一搏、拼死一戰了。那樣的話,即便最後是大人勝了,也一定是慘勝。況且兵法有云:哀兵必勝,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最後到底誰勝誰負、鹿死誰手,也尚未可知啊!”
曹操冷冷地看了一眼陰夔,問道:“你這是在威脅老夫嗎?”
陰夔連忙道:“在下不敢!我們只有兩個人前來,而且沒帶一兵一卒。這裡是您的地盤,您隨時都可以殺了我們,我們又哪敢威脅大人呢?在下只不過是實話實說而已。”
曹操臉色有所緩和,眯起眼睛沉吟起來。
陰夔又朝陳琳投去了求助的目光,希望他也能說幾句,從而說服曹操答應求和。
但陳琳卻是一副渾然不覺的樣子,坐在那裡穩如泰山、一言不發。
曹操又問道:“你們是求和,還是求降?”
陰夔雖然知道二者的意思差不多,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卻說道:“求和!袁尚公子特意叮囑過我們,是求和,而不是求降!”
曹操對於求和、求降的理解,與陰夔有所不同。
曹操覺得求和與求降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
求和是指人家的兵馬、地盤還是人家的,只不過對你客氣一點兒,不想與你為敵。
而求降則是指對方的兵馬、地盤,包括糧草、軍械等等,統統歸自己支配,對方的所有人都對自己俯首稱臣,任由自己差遣、發落。
既然在鄴城投入了這麼多本錢,目的無非是要拿下這塊地方,包括所有的一切。
如果答應對方求和的話,曹操就會遠遠達不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在曹操看來,只有對方投降才行。
“求和!就是讓老夫直接退兵,然後袁尚再回到鄴城,暫時對老夫客氣一些。等緩過勁兒來了之後,袁尚再找老夫報仇雪恨?”曹操對陰夔調侃道。
曹操雖然表面上是在調侃,但說的也完全都是事實。
陰夔有些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