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沒有出京巡視的預定安排,那麼對於李康寧和李安樂而言放假三天也是偷懶。
畢竟,政務上的事情肯定不光是處理掉由門下省提交的奏表。這些玩意批閱完了然後就啥也不管,那肯定不行。就算門下省積攢的奏表都被審批完了,聖人同志還得草擬行政敕令,以及檢查天策府的工作情況,並且還得關心其他的雜事。
至於李安樂,她只要在待在紫宸殿辦公室裡,通常就會盡量分擔康寧的工作。除了批改奏章這檔子事兒以外,這妮子還得幫康寧撰寫各類詔書和敕令。
只不過十月十九日這天,李安樂還臨時多了一項工作——給新聞局提供文稿。說白了,就是要臨時寫幾篇關於當前朝廷政策,關於大唐取得的各種成就,以及關於未來的大政方針的時評文章。
可是,崇賢館、弘文館的那幫文豪們也很會寫文章,何必讓李安樂來寫呢?原來啊,長孫衝大叔所根據的康寧的指導思想,就是“一切要以通俗易懂為前提”,結果這位大叔就嫌那幫文藝大咖寫得太艱深晦澀!
身為新聞局總管,長孫衝深知《大唐時報》這種官方報紙就是帝國中央的喉舌。既然要它發揮喉舌的作用,那麼就該讓更多的老百姓看得懂、聽得懂才行!如果評論區頭版文章寫得讓老百姓看不懂,發行報紙的意義又何在!
長孫衝清楚,至尊是不可能認可對牛彈琴般的宣傳的!
先不說遣詞造句會不會讓人看得蛋疼,光是一堆生僻字扔出來就能讓尋常老百姓望而卻步了。
要知道,雖然如今大唐的基層學校數量龐大,在主要的人口大道里面大概每五百戶就有一所名為“鄉學”的學堂,但是全國範圍內的鄉學往往是啟蒙教育或者初等教育的學校。再加上縣立學校以及州立學校,這樣的全國教育體系能讓四成多的民眾至少能認得七八百個常用漢字,進而勉強看得懂最淺顯易懂的報紙,就已經不錯了。
所以咯,就根據這樣的情況,評論區文章甚至用詞用字都要非常土裡土氣才行!但是恰好新聞局的編輯部的員工們也不曉得要多麼土的才行。於是乎長孫衝就只好找聖人尋求協助了。在他心裡,當今聖人真夠萬能的。
然後康寧把這皮球踢給安樂了。
於是安樂同學就淡定地欣然接受了這份任務。
顯然,安樂並非需要天天寫文章。按照《大唐時報》如今已經降低到每月一期的實際出版頻率,只要每月寫兩篇這樣的時評就足夠了。
由於造紙成本的下降和手搖式油墨印刷機的推行,報紙刊印速度是勉強滿足需求了,但是呢,由於郵驛系統的侷限,資訊的傳遞效率是很低的啊。報紙的印刷件要發往全國每個州府再進行印刷,考慮一下從長安到全國大部分州府的趕路時間,就知道要降低出版頻率了。
更何況,李安樂實際上只需要寫幾篇範文,給新聞局的官員和員工們拿去參考便可。
......
正如批閱奏章的超高效率那樣,到了差不多日上三竿的時候李安樂就把預定的五篇文章折騰好了。
一寫完文章,坐在一張軟墊子上的李安樂放下手中的毛筆,深深吸了一口氣,打了個哈欠。隨後這具嬌柔的身體往後一仰,便靠在軟床邊。
安樂眉目一轉,朝床榻上的傢伙瞅了一眼。
此時,由於紫宸殿辦公居室牆壁四周都鋪設了不少硝石,室內溫度比外面入秋的天氣還涼。而李康寧在陰冷的環境中很喜歡窩在溫暖的被窩裡補覺,就賴在床上睡懶覺了。
盯著此時衣衫不整,頭型稍顯凌亂的,這枚顏值爆表的正太,李安樂一手遮面,自言自語道:“哎,天氣轉涼了,是該把硝石都撤了。”
看著他裸露的脖子和肩膀上的咬痕,安樂轉念一想,便回味了一下昨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