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又稱遊身八卦掌、八卦連環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中國傳統拳術。是中國傳統武術當中的著名拳種之一,流傳很廣。八卦掌有五大流派,由hEb省LF市文安人董海川創於清末。
中文名
八卦掌
外文名
bagua palm
又稱
遊身八卦掌、八卦連環掌
主要
掌法變換、行步走轉
型別
傳統拳術
創始人
董海川
創始年代
清末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遺產編號
6-25
申報地區
hEb省LF市
非遺保護單位
bJ市武術運動協會
基礎知識
據傳是董海川在江南遊歷時得到道家修煉的啟示,結合武術加以整理而成。
由於它運動時縱橫交錯,分為四正四隅八個方位,與“周易”八卦圖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有些八卦掌老拳譜常以卦理解釋拳理,以八個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2008年6月7日,八卦掌經國務院批准成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9年11月12日,入選調整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保護單位名單。
2019年11月,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組織開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保護單位檢查和調整工作,八卦掌保護單位為bJ市武術運動協會。
八卦掌為hEb省LF市文安人董海川所創,主要傳人有:尹福、程廷華、史計棟、馬維祺、梁振圃、樊志勇、劉德寬、宋永祥等。八卦掌是中國流傳很廣的傳統拳術,是內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養生、健身、防身陰陽掌的一個體現。
它以八大樁法為轉掌功,又集八大圈手於一體,下配一至八步的擺、扣、順步法為基礎,以繞圈走轉為基本運動路線,以掌法為核心,在走轉中全身一至,步似行雲流水,身法要求:擰轉、旋翻協調完整,走如游龍,翻轉似鷹。手法主要有:穿、插、劈、撩、橫、撞、扣、翻、託等。八卦掌是融養生和技擊於一爐,涵養道德的拳術,是董海川先師將武功及內功融為一體,博採眾長,加上自己的豐富經驗,獨創以掌為主的技術手段。
八卦掌以沿圈走轉和“趟泥步、剪子腿、穩如坐轎”,扣掰轉換以及避正打斜等為運動形式,有別於其它拳術。並且在治病、內功、技擊和涵養道德方面,有明顯的效應。尤其在內功和涵養道德方面,表現更為突出。
國務院第二批公佈八卦掌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9月國務院任命任文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八卦掌專案”代表性傳承人。
流派
石派,尹派,梁派,程派、張派、史派,宮派、李派、孟派等。
起源
據考證為清代hEb省LF市文安人董海川(約1797~1882)在江南遊歷時得到道家修煉的啟示,結合武術加以整理而成。董海川曾在清朝肅王府作教練,故八卦掌首先在bJ一帶流傳開來,近百年來遍及全國,並傳播到國外(如東南亞地區以及美國)。
歷史情況
清朝咸豐年間,董海川於bJ傳授“八卦連環掌”,簡稱“八卦掌”。董海川生於清朝嘉慶三年(1797年10月13日),卒於光緒八年(1882年)。原名繼德,後改為海川,hEb省LF市文安朱家塢人。
董海川自幼好武,雲遊四方。投名師,訪高友,學習了多種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