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姜側妃沉默,徐婉也不急,“當然,這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婉兒就是先來跟姜姨娘說一聲,姜姨娘可以著人問問苗嬤嬤或者父王,這邊我回去把進府的婢女和跟換的婢女名單捋一捋,到時候呈給姜姨娘過目。”
徐婉沒說讓她去問周王妃,倒不是怕周王妃不同意,畢竟漢王發了話,周王妃一向敬重漢王,不可能不給漢王面子。她只是怕姜側妃去問,惹周王妃不高興。
然而毓秀院裡的周王妃這時卻沒心思顧及徐婉的事,因為漢王今日匆匆趕來是有大事告訴她,京城宮裡的皇帝批覆了她兒子沈詹承襲世子之位的帖子。
這事拖了快一年了,表面上看起來,她和漢王對此事不在意,可實際皇帝批覆此事還是讓她們夫妻倆開心,倒不是本身看重世子之位,而是這代表了皇帝對漢王府的態度。
有了這份封誥,就表示朝廷對漢王府的青睞,也意味著朝廷暫時沒有削藩的打算。
京城那邊,漢王有自己的人脈,他是提前收到了訊息,“聖旨大概一日後到,你這邊先不要聲張,不過詹兒那裡可以先知會一聲。”漢王和周王妃商量。
周王妃點點頭,“好,妾身明白。”兒子身體不好,到時公公帶著聖旨駕臨,需兒子親自接旨,他們怕兒子準備不及,所以要先告知兒子有個準備。
“這次皇帝怎麼突然同意封誥了?”周王妃問道。
漢王臉上的笑容愣怔了一下,才道:“是太子進言。”
見王爺神情有異,周王妃又問:“無緣無故,太子怎麼想起我們漢王府了?”
王爺道:“其實究其根本,是老大媳婦的功勞。”
原來年前沈詹承襲世子之位被宮裡壓著一事傳開來,王爺王妃都無動於衷,沈詹看著也無事人一般,但是趙氏卻是怒火中燒,又見徐婉和沈萱懷孕,心中更是嫉恨憋悶,便寫了封信給京城的太子妃。
太子妃是趙氏的姑姑,兩人雖然差著輩分,但感情一直很好,趙氏在信裡除了對姑姑的問候還透露出她對於丈夫不能承襲世子之位的苦悶。太子妃看了信後,便求了太子幫忙,最後太子向皇帝進言,從而使得皇帝同意了沈詹承襲世子之位。
“老大媳婦雖然做事不太妥帖,心胸也不夠寬廣,但終歸是有個得力的孃家。”周王妃喟嘆道。
漢王也明白周王妃話裡的意思,“本王知道你不是很滿意趙氏這個宗婦,不過看在她和東宮的關係上,其他的就別在要求了,之前本王一直想與東宮交好,派了多少人去,太子都避而不見,這次太子願意出面幫咱們,以後再想與東宮搭上關係就容易多了。”
說到這裡,漢王也不免嘆了口氣,想來當初父王做主替詹兒求娶趙家女,恐怕也是料到了今日的局面。
周王妃又何嘗不明白漢王的意思,只是想著嫡長女沈悠的聰慧大氣,沈萱的明媚活潑,徐氏的溫婉孝順,甚至連容華縣主都膽大矜貴,在看看趙氏……原本,上次出了石榴月餅一事,她準備把孫子承佑抱來身邊教養,哪知承佑生病,離不開母親,只得暫時作罷。後來準備過完年在和趙氏商量,不曾想又遇上何夫人和容華縣主婆媳倆打擂臺,耽誤到現在,又有了沈詹承襲一事,怕是隻能再次擱置了……畢竟兒子能夠承襲世子之位是兒媳的功勞,這個時候,她這個婆婆怎好抱走孫子……罷了,承佑還小,過段時間再說吧!
中午漢王留在毓秀院用了午膳,下午送走漢王后,周王妃又馬不停蹄的去到兒子沈詹的碧霄閣,她與兒子聊了半晌,陪著兒子用了晚膳才回。第二日又讓趙氏把孫子帶來毓秀院,陪孫子玩了一上午,下午又言語教導了幾句趙氏,雖然這次世子承襲是靠她,但是周王妃怕兒媳因此自大,便教導她行事要沉穩低調,囑咐她安心照顧兒子帶好孫子。
趙氏當時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