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崇禎多疑猜忌、朝令夕改的原因,除了他自身性格問題外,還與當時明末黨爭激烈有關。在這個時期,朝廷內部各派系之間爭鬥不斷,山頭林立,關係錯綜複雜,這使得皇帝難以掌控全域性。因此,在用人方面,他常常猶豫不決,反覆無常;而在政策實施上,也缺乏連貫性和穩定性。
這種派系黨爭帶來的後果非常嚴重,它讓人們不再關注事情的是非曲直,而是僅僅以立場和門戶來劃分敵我。對於不屬於自己陣營的人或事,無論其主張對國家和人民是否有益,都一概予以反對,並試圖將之推翻重來。這樣一來,整個朝廷陷入了混亂之中,無法形成統一的決策和行動,最終導致國家走向滅亡。
崇禎朝真可謂流年不利啊!先是大旱不斷,緊接著瘟疫又爆發,讓人們陷入了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的困境。而朝廷卻還得面對後金的威脅,兩線作戰的壓力使得國家苦不堪言。每年的軍費\"三餉\"開支竟然高達兩千萬兩以上,這簡直是天文數字!國家財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餉的情況也變得十分普遍。這就像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不僅削弱了明朝軍隊的戰鬥力,更引發了士兵們的不滿情緒,時常導致明軍內部出現騷亂和譁變。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朝廷已經無力用雙手同時解決內憂外患。那麼,朝廷若想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便是先與後金講和,穩定雙方關係,再轉過頭來全力解決帝國內部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恢復正常秩序,安定百姓。
可是當時的朝廷卻是一番奇異的景象,在朝堂之上,大家可以暢所欲言,但唯獨不能提及議和一事。因為他們堅決認為,絕對不能像南宋那樣向蠻夷議和。一旦有人膽敢開口提議此事,那麼他將立刻成為眾矢之的,被眾人視為秦檜二代,遭受無盡的口誅筆伐,從此再無立足之地。
內閣首輔楊嗣昌就曾提出過議和的建議,結果卻被派遣到外地去剿滅尚處於流寇階段的李自成與張獻忠。
而兵部尚書陳新甲,原本是一個備受矚目的人物,但卻因為一件事情而陷入了絕境。他不小心將議和之事洩露給了外界,這一行為引起了軒然大波。訊息迅速傳開,人們對他的信任瞬間崩塌。皇帝得知此事後,大為震怒。作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皇帝無法容忍這樣的洩密事件發生。他認為陳新甲的行為嚴重違反了朝廷的機密制度,損害了國家利益。於是,皇帝決定對陳新甲嚴懲不貸。最終,陳新甲被判處死刑,以警示其他人不得再犯類似的錯誤。
可處死陳新甲的理由卻是擅自與清人議和。這個結局讓人唏噓不已,曾經風光無限的兵部尚書,因為一時疏忽而走上了不歸路。
如此一來,明朝最後的活路就這樣被徹底堵死了。面對這樣的困境,崇禎皇帝感到無比絕望和無奈。他日夜操勞,心力交瘁,但仍然無法下定決心與後金議和。每一次想到要放棄祖宗的江山,他的心就像被撕裂一樣痛苦不堪。然而,時間不等人,後金抓住這個機會,加緊了對明朝的攻擊。他們的軍隊如潮水般洶湧而來,明朝的防線搖搖欲墜。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官員們紛紛逃亡,整個國家陷入了一片混亂。
在這個關鍵時刻,一些有遠見卓識的人開始意識到,如果再不採取行動,大明必將滅亡。他們暗中聯絡各方勢力,試圖勸說崇禎皇帝改變主意。這些人深知,只有透過議和,才能爭取到喘息的機會,為明朝贏得一線生機。然而,朝中的反對聲音依舊強烈。那些自命清高、堅持所謂氣節的大臣們,堅決反對議和。他們認為議和是一種恥辱,寧願戰死也不願屈辱求和。這種固執己見的態度使得朝廷內部矛盾激化,進一步加劇了明朝的危機。
滿朝文武真的都是“亡國之臣”嗎?整個朝堂都瀰漫著一種無可救藥的偏執氛圍,誰要是敢提議和談,誰就不會有好下場。為什麼會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