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永曆政權,面對來勢洶洶的清軍,常常只能選擇四處奔逃,以避開清軍那銳利無比的鋒芒。如此一來,永曆帝的行在所自然也就與朝廷當時的局勢緊密相連。
當李成棟集團反正之後,永曆皇帝便將其駐蹕之地定在了廣東肇慶。這一時期,楚黨的人物袁彭年、劉湘客、丁時魁、金堡以及蒙正發等人趁勢而起,牢牢地把控住了朝政大權。他們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聲名狼藉,被人們稱為“五虎”。
其中,尤以丁時魁為代表的楚黨最為囂張跋扈。他們對於吳黨的大臣們極力打壓,絲毫不留情面。更為甚者,就連至高無上的永曆皇帝,他們也全然不放在眼中。常常對皇帝下達的命令視若無睹,棄之一旁。若是他們上疏言事而未得到皇帝的同意,便會接二連三地繼續上奏疏,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直至迫使皇帝不得不屈從於他們的意願。對此,永曆皇帝雖然心中惱怒,但卻又無可奈何,只得暗自嘆息。
公元 1650 年,那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在清軍如潮水般洶湧的軍事壓力之下,永曆帝被迫踏上了逃亡之路,一路奔波來到了廣西梧州。此地乃是陳邦傅的勢力範圍,隨著永曆帝的到來,整個朝廷的風向瞬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其實,早在很久以前,永曆皇帝就已經對五虎仗著李成棟手中強大的兵權而肆意妄為、飛揚跋扈的行為感到極度不滿。因此,當他抵達梧州後,毫不猶豫地下令將丁時魁、劉湘客等五虎成員逮捕入獄。然而,此時的永曆朝廷內部早已深陷政治黨爭的漩渦之中無法自拔。文臣武將們為了各自的權勢和地位,紛紛選擇依附於不同的勢力派別。有的依靠東邊的勳貴,有的則攀附西邊的藩鎮,他們之間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根本不可能為了共同抗擊清兵的入侵而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永曆皇帝在遷回梧州之後針對五虎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從本質上來說,不過是各個勳鎮為了爭奪朝廷的最高權力而引發的一場激烈內訌罷了。想當初,朱由榔還身處肇慶的時候,五虎可謂是威風凜凜、神氣活現,不可一世。但當他們跟隨皇帝一同踏入陳邦傅的地盤之後,卻彷彿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榮光,立刻變得失寵落魄,受盡屈辱。】
******
看著永曆政權此時已經陷入了困境,如同風中殘燭般搖搖欲墜。永曆朝的那些文臣們在這種寄人籬下、任人擺佈的局面下,顯得無力迴天,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當前的危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歷史的洪流逐漸淹沒他們曾經輝煌的大明王朝。
大明各時空的文臣們,尤其是明宣宗以後的文臣們深受打擊,心中充滿了失落和沮喪。在大明政治體制中,文臣一直佔據著主導地位,他們擁有決策權,可以左右國家的大政方針。然而,現在這些文臣們卻不得不低頭向武將們屈服,聽從他們的指揮。這種顛倒乾坤的變化讓文臣們感到無比的屈辱和無奈。
文臣們一直以來都是透過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精英,他們以才華和學識為榮,自認為能夠掌控國家的命運。但如今,他們卻發現自己無法改變局勢,只能被動地接受現實。他們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對於未來充滿了迷茫和不安。
更為可悲的是,當大明面臨滅亡之時,文臣們才意識到自己同樣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他們原本以為只要依靠朝廷,就能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但現在他們明白,一旦朝廷失去了權力,他們也將陷入絕境。而朝廷所依附的軍閥勢力則成為了他們生死存亡的關鍵。
******
【永曆帝剛剛登上皇位之時,其統治局面與弘光時期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不但規模小得可憐,甚至連皇帝暫時居住和處理政務的地方都無法固定下來。當時,國內軍閥們相互混戰不休,而來自北方的清朝軍隊則步步緊逼,不斷向南推進。在這內憂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