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中文 > 歷史軍事 > 明末風雲之天啟大帝 > 第159章 長城防線,九邊重鎮

第159章 長城防線,九邊重鎮 (第1/3頁)

萬曆47年2月18。

朱由校回到天津港,就率領長孫衛隊和特勤連踏上了前往瀋陽的征程。

本來可以乘坐海船直接在遼東半島登陸,但遼東半島沒有放心的碼頭。朱由校也想走陸路,沿途也可以視察一下遼東的情形。

陸路前往瀋陽,山海關是必經之地。

山海關行政上隸屬於北直隸永平府,距離天津衛約250公里,距離京城約330公里。碎石道路已經建成投入使用。

因為風雪,長孫衛隊從天津衛到達山海關用了3天時間。

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於明長城東端,是明長城唯一與大海相交匯的地方。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

特別是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歷史上,兩漢、魏晉南北朝、隋、金、明朝,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

明長城是明朝在北方山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

明長城東起丹東寬甸縣虎山南麓鴨綠江邊,西至北京居庸關,另修建祁連山東麓到甘肅嘉峪關。其中人工牆體約6260公里,壕塹約360公里,天險約2240公里。

東部險要地段的城牆,用條石和青磚砌成,十分堅固。與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和柬埔寨的吳哥窟並稱為“東方四大奇觀”。

大明在“外邊”長城之外,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

“內邊”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向東北,經淶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北京居庸關。然後又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

“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

明長城由城牆、關城城堡,牆臺和煙墩等,組成完整的軍事防禦工程體系。

關城城堡是出入長城的通道,也是長城防守的重要防線。關城與長城連成一體,建磚砌拱門,上築城樓和箭樓。一般關城都建兩重或數重,其間用磚石牆連線成封閉的城池。

有的關城還築有甕城、角樓、水關或翼城,城內建登城馬道,以備駐屯軍及時登城守禦。著名的關城有山海關、居庸關、平型關、雁門關、嘉峪關等。

大明建立後,為防禦北方蒙古遊牧民族統治者的騷擾,鞏固北方的邊防,在明朝270多年的統治中,幾乎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工程。

修建長城耗費了大明無數錢糧,再加上官吏腐敗,中飽私囊,不僅加重了老百姓負擔,還耗損了朝廷的財力,致使大明財政越來越困難。

大明建國之初,國勢強盛。大明的北部邊防線推進到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以西以北一帶。

明前期的長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齊、隋長城的基礎上,增建煙墩、烽堠、戍堡、壕塹,區域性地段將土垣改成石牆。修繕重點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邊長城和山海關至居庸關的沿邊關隘。

明中期“土木之變”後,瓦剌、韃靼不斷興兵犯邊擄掠,迫使大明把修築北方長城,增建墩堡做為當務之急。

明後期邊患主要來自東北的女真。遼東總兵李成梁拓邊建寬甸、孤山六堡,繼而重修遼東長城。工程主要是建空心牆臺,用磚石為牆。萬曆47年,熊廷弼再次主持修繕遼東長城。

明長城對於明朝政權的鞏固,北部地區農

最新小說: 穿越異世:列國爭霸 史記大爭之世 崩壞:轉生成為貝貝龍的我想鹹魚 崩壞:點燃明日希望的劍士們 1983:從小劇團開始的強國夢 大明,我以族譜變法 葉羅麗之槿汐輪迴 盜筆:人狠話多 大秦:三千大雪龍騎踏咸陽 謀權之天下 穿越大唐,開局搬空國公府! 明末風雲之天啟大帝 穿越成加坦傑厄:我父親是貝利亞 大乾七皇子:庶出又如何,朕當名震九州! 星穹鐵道:什麼?飛霄是你表姐? 海賊:以死神之名君臨天下 屍潮來襲:我有府兵八百 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快穿:把冷情佛子誘拐回家 綜影視之魅狐出手,男神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