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二步 (第1/2頁)

趙匡胤點頭:“光武帝重視經學,既有倡導教化之心,又有穩固天下之意。”

當年劉秀稱帝統一天下後,戎馬未歇,便先新文教,為的正是壓制開國將領、平衡朝堂、收回兵權並給出出路。

退功臣而進文吏,正是對此的最好形容。

而劉秀為什麼這麼做,不就是為了讓天下能夠穩定下來,讓皇帝能夠掌握真正的權力,讓地方上難以分裂出去?

只不過光武帝的手段較為溫和而已,沒有像是高皇帝那樣直接亮出刀鋒,殺他個人頭滾滾,鮮血橫流。

光武帝一邊給開國功臣們高官厚祿、爵位財富,一邊在朝堂上大興經學,推崇以經學入仕,恰到好處地維持住了平衡,將整個朝廷從先前的戰爭狀態過渡到了治國狀態,還剪除了開國軍功集團的威脅。

因此,自己的做法也並非錯誤之舉。

有唐朝中後期的鮮明案例,有五代十國數不清的鮮血慘案,趙匡胤自然覺得武將們需要壓一壓、武將的威脅非常大;而既然有一個能夠對得起自己的功臣、又能除去潛在威脅的方法,他為什麼不用?

這個方法又不是他獨創,而是有了明確的成功案例。

-

“大儒確實門下弟子眾多,有有高深學問,”一名中年男子道,“要是誰家子弟能得看中拜入門下,即使是最普通的弟子,也能有個好前途。”

他是縣裡面的一座酒樓的東家,家中算是吃穿不愁、頗有餘財,至少在縣裡面,就連縣令他也能搭得上話,攀攀交情。

有了這樣的條件,他的兒子們也都被他送去讀書了。若是能夠讀出來個功名,秀才或者舉人,那他們家就能夠就此改換門庭,地位再度提升。

沒錯,秀才或者舉人,至於進士老爺,男子想都不敢想。

天底下那麼多的讀書人,能夠得中進士的能有幾個?更多的還是掙扎在一次次的科舉考試之中。有人說什麼“狀元也沒那麼厲害,三年就能出一個”,那純粹是放屁。

或者說,那純粹是站在高高在上的角度來評判狀元和其他進士。

狀元確實每三年就能出一個,但是總共算下來,狀元能夠有幾個?與全天下的讀書人相比,佔比幾何?

不要說是狀元了,就是本朝所有的進士數量加起來,和全天下的讀書人數量相比,又佔比幾何?

或許那些個京城裡面高高在上的老爺們不在乎進士,但是對於天底下的絕大部分人而言,對於普通百姓、對於一方大族,進士也都是至關重要的。

而像是他家這樣的情況,子弟們都不求得中進士,能夠考中舉人就是最好;差一點能有個秀才功名,都已經足夠稱道。

畢竟考中舉人的人,在全天下的讀書人之中都不算多。

他們縣裡面也還有好幾個秀才,考了許多年,至今也沒有考中舉人;僅有的一名舉人,家中也有兒子,但他的兒子至今也還是個秀才,未能中舉。

但若是能夠拜入大儒門下……那前路必是一片坦途,說不得就能就此變成官身。

【想要完成文化的家族化,對於已經成功達成第一步的地主豪強而言,並不困難。】

【家中已經出了一批透過明經走入仕途的子弟,等到這批子弟在官場中奮鬥幾年,能夠做到一方長官的時候,這個家族的地位和影響力就已經有所不同。】

【而這些為官的子弟們在這些年間也不會放下書本、停下對經學的研究,經過這麼些年,他們對於經學的研究更加深入,且藉助官員身份,還能夠與其他大儒或者官員進一步結交,彼此啟發,便能夠使得自身的研究見解愈發深入。】

【此外,家族中的其餘後輩也會繼續讀書,可能還不在同一個名師門下,這樣一來,匯聚百家之

最新小說: 穿越異世:列國爭霸 史記大爭之世 崩壞:轉生成為貝貝龍的我想鹹魚 崩壞:點燃明日希望的劍士們 1983:從小劇團開始的強國夢 大明,我以族譜變法 葉羅麗之槿汐輪迴 盜筆:人狠話多 大秦:三千大雪龍騎踏咸陽 謀權之天下 穿越大唐,開局搬空國公府! 明末風雲之天啟大帝 穿越成加坦傑厄:我父親是貝利亞 大乾七皇子:庶出又如何,朕當名震九州! 星穹鐵道:什麼?飛霄是你表姐? 海賊:以死神之名君臨天下 屍潮來襲:我有府兵八百 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快穿:把冷情佛子誘拐回家 綜影視之魅狐出手,男神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