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完步,把李夢然送回家後,餘良回到了職工宿舍。
由於現在住宿的只有他自己,所以相對來說比較安靜,留給了他更多思考問題的空間。
坐在桌子前,餘良拿起一支筆,在一張紙上寫寫畫畫著,他要把今後自己的學習時間、工作時間、休息時間好好謀劃一下了。
待正月十五春節文藝演出結束之後,他就要回單位上班了。從此以後,他就不是以前那種井上、井下、食堂的“三點一線”生活了,而是煤礦、醫館、娛樂場所這新的“三點一線”生活了。
這其中,他還必須要預留出一部分自學時間。因為今年五月份,他就要參加自己的第一次全國自學考試了。另外,張叔、“劉半仙”、周德馨等人給他的那些書,他也要好好讀一讀。
同樣是一天24小時,以前是時間多多,今後卻是忙得不可開交。如果不做好時間管理,就猶如上緊了的發條,雖然忙忙碌碌,卻不知如何從中掙脫。
餘良寫畫了半天,也沒有一個好的頭緒。畢竟是第一次接觸這種東西,一時半會兒想不出來也屬於正常。
餘良搖了搖頭,感覺腦子很亂,索性躺到床上,想休息一下再說。
他的頭剛挨住枕頭,就見枕邊放著幾本書,其中的一本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張叔送給他的那本《管理學》。
餘良拿起那本書,仔細翻看了起來。翻著翻著,他終於從裡邊找到了答案。
“時間管理是指透過事先規劃和運用一定的技巧、方法與工具實現對時間的靈活以及有效運用,從而實現個人或組織的既定目標的過程。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是有計劃地使用時間。不會計劃時間的人,等於計劃失敗。
二是目標明確。目標要具體、具有可實現性。
三是將要做的事情根據優先程度分先後順序。80的事情只需要20的努力。而20的事情是值得做的,應當享有優先權。因此要善於區分這20的有價值的事情,然後根據價值大小,分配時間。
四是將一天從早到晚要做的事情進行羅列。
五是要具有靈活性。一般來說,只將時間的50計劃好,其餘的50應當屬於靈活時間,用來應對各種打擾和無法預期的事情。
六是遵循你的生物鐘。你辦事效率最佳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將優先辦的事情放在最佳時間裡。
七是做好的事情要比把事情做好更重要。做好的事情,是有效果;把事情做好僅僅是有效率。首先考慮效果,然後才考慮效率。
八是區分緊急事務與重要事務。緊急事往往是短期性的,重要事往往是長期性的。給所有羅列出來的事情定一個完成期限。
九是對所有沒有意義的事情采用有意忽略的技巧。將羅列的事情中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刪除掉。
十是不要想成為完美主義者。不要追求完美,而要追求辦事效果。
十一是巧妙地拖延。如果一件事情,你不想做,可以將這件事情細分為很小的部分,只做其中一個小的部分就可以了,或者對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最多花費15分鐘時間去做。
十二是學會說‘不’。一旦確定了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對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就應當說‘不’。
十三是獎賞自己。即使一個小小的成功,也應該慶祝一下。可以事先給自己許下一個獎賞諾言,事情成功之後一定要履行諾言。”
餘良越看越高興,越看越覺得很有道理,自己苦思冥想都想不出來的東西,誰知簡簡單單就從書上解決了,看來書真是個好東西啊。
餘良從床上一躍而起,拿出筆記本,趴在桌子上,把剛剛找到的答案趕緊抄在筆記本上。
都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是他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