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誰的一句話已經道明瞭結果。
大局已定!
以有心算無心,以萬全算偏頗,明瑤一眾在思想、文化、歷史乃至於將士素質上完全碾壓突厥人,這場仗從開始就註定了結局,從明瑤看穿了他們不安好心開始,已經註定了這回是一次大唐對突厥的碾壓。
突厥這一次幾乎葬送了所有的可戰兵力,在大唐鐵騎的掃蕩之下,幾乎滅種。
明瑤一戰成名。
無論是在大唐還是邊關諸國,都知道突厥人現在的慘狀,大唐百姓是覺得他們活該,並且很高興自己國家打了勝仗,而其他國家應該唇亡齒寒,開始防備大唐才是,但更多的國家卻不當回事兒,畢竟他們又不挨著大唐,離得遠遠的她還能打過來?
再說了,打過來也不要緊,她只要帶著大軍打過來,他們就投降唄,然後給大唐進貢一波,還能得到大唐皇帝更加珍貴的賞賜,等自己被別人攻打,大唐也會出兵支援,還不用他們支付什麼東西,甚至滅國了也可以讓大唐幫他們復國,百利而無一害啊!
其實他們的想法很好,也很有實施的可能性,畢竟李隆基確實沒有吃力不討好去打其他小國的意思。
屁大點兒地方,資源還匱乏,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他們不來招惹大唐,大唐也不願意出兵,畢竟他們打下來也沒用,沒人願意過去居住,他們還得給人家還回去,頂多就多一個附屬小國,這不就徒勞無功嘛。
要是他們不來挑釁大唐,李隆基也不願意搭理他們。
為了他們耗費財力物力犯不上。
但明瑤可不這麼覺得。
明家那麼富裕,明瑤又那麼善戰,哪裡會願意放過他們!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故事還在那兒放著呢,明瑤帶著這麼多人,她哪裡肯就此罷休。
而且現在剩下的突厥士兵對明瑤極其信服,她完全可以藉此威勢巡視周邊各國,為互市奠定和平條件嘛。
說幹就幹,明瑤立刻讓李白為她起草一篇文書,名為《敬告諸國文》。
意思十分通俗易懂,就是告訴周邊各國,十天之內派人傳來文書,表示擁護大唐政策,不然她和大軍頃刻即至,屆時若是亡國滅種,後果自負。
“對了,言辭激烈一點兒,狂妄一點兒,最好讓他們聽話的少一點兒。”
畢竟大唐也挺缺人的,尤其是邊關各郡。
多點兒不聽話的,她就能多滅幾個國家,到時候那些國家的人口都是大唐的,反正她已經提前通知過他們了,聽不聽是他們的事兒,滅國也不賴她。
這就叫勿謂言之不預也。
李白眼前一亮,不過幾個呼吸便提筆揮毫,行雲流水的寫下一篇文章。
他的字和他的人一樣,充滿了狂放不羈,他的文章也和他的人一樣,那自信躍然紙上,無處不彰顯著他作為盛唐文人的傲骨。
合胃口,太合胃口了。
此時的明瑤早就忘了自己對李白的一系列貶低,現在已經開始親切的叫上了太白,那親近的勁頭跟當初求著李隆基給她講兵法時候一樣,看的王忠嗣一陣恍惚。
多少年了,自從她和李隆基熟悉了,發現李隆基對她多次退讓以後,她就開始橫行霸道了,和她同齡的,無論什麼身份都得聽她的,哪裡還見過她和別人拉近乎。
果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明瑤還是無利不起早的性子。
此時,王玄策和明澤同時產生了一個疑惑,這李白身上有什麼值得明瑤惦記的,她要算計點兒什麼呢?
其實明瑤能有什麼壞心思呢,只不過這次出門走的急,再加上第一次出征沒有經驗,少了個寫戰報的文官罷了。
她一直在那兒挑合她心意的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