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唐婉也要到知天命的年紀了,大漢在她的掌控之下不復之前的混亂,雖然說沒有達到“謀閉不興,盜竊亂賊而不做,外戶而不閉。”的程度,但也足夠“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說實話,她心裡也蠻自豪的,尤其是在她的有意放縱下,她治下的大漢百姓多半不知道如今皇帝是誰,只知道她唐婉的大名。
唐婉深知百姓需要的是什麼,在施政上特別注重民生,大力發展教育,讓更多的人有機會讀書識字,社會風氣也逐漸從亂世中脫離出來。
但不管怎麼說,亂世的影響依然停留在百姓身上,他們記得受過的苦,所以也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而帶來一切的唐婉,自然而然就倍受愛戴了。
反觀小皇帝,他也是命苦,長期被困在宮中,不理政事,百姓對其瞭解甚少,而唐婉時不時就去周邊村落考察一番,在下達政令的時候,也避擴音到劉協,反而是有意無意讓人提起她,這麼一來二去,可不就成了“只知唐婉,不知皇帝”的景象了嗎。
唐婉因為體質的特殊,所以一直是極其信奉鬼神之說的,對於天人感應也很是信服,自然而然就把近幾年沒發生自然災害的事歸功到自己身上了。
劉宏當皇帝的時候就到處有災害,動不動就要罷免個三公,劉協在關中也有旱災,曹操也不例外,倒是她上任沒多久災情就過了,可不是說明她有人君之像嘛。
當然了,這種說法主要還是用來宣傳她的名聲的,就像是赤帝斬白蛇一樣,只是找個表明她唐婉不一般的理由,為以後禪位打個基礎。
是的,她已經開始計劃這個了。
先輕取西涼,隨後一路南下進行決戰,在開戰之前,她就會提前做足準備,班師回朝以後就可以著手劉協禪位的事了。
取涼州不難,她不準備親自前去了,她會把它作為歷練,讓唐惲和諸葛亮帶著像曹昂之類的年輕人去就好,也培養培養下一代的能力,給唐惲培養點君臣之情,不然他也太避嫌了,光顧著和他師兄聯絡感情了。
當然了,唐婉還沒放心到這種地步,郭嘉和身體養好了不少的戲志才也會一起跟著去的,不然玩脫了就不好了,還有呂綺玲。
這一戰,也會是昭煌顯露於天下的第一步。
昭煌是騎兵,第一戰去涼州再合適不過了,有她親自坐鎮後方,昭煌傾巢而出也可高枕無憂。
荊州、益州坐擁天險,但畢竟劉表和劉焉已經去世,留下的爛攤子不小,都是本地豪強把持政權,跟她一直眉來眼去的,打兩下估計就服軟了,而江東孫權獨木難支,即便水軍精良,也不足為慮。
至於劉備……
說句實在的,他都沒怎麼贏過,又向來仁義,至今都沒什麼真正的地盤,也沒個正經謀士,她都沒放在眼裡。
看準時機逐個擊破即可,反正這幾年的休養生息讓唐婉並不擔心糧草的問題,先急的肯定不會是她。
接下來的所有戰事,她都會帶著昭煌一起。
如今形勢大變,她不需要擔心前方一出現敗退的跡象,後方就會躍躍欲試的要造反了,也就不需要嫡親的昭煌留下來了,隨便留一支軍隊給曹操就足夠了。
看著呂綺玲蹦蹦跳跳的背影,唐婉就一陣好笑,都三十出頭的人了,還這樣不穩重。
不過,她還挺懷念的。
三十,對於男子而言不僅是體力和耐力的巔峰期,而且還是毅力和耐力成熟的時期,對於女子也一樣。
掌握了呂布、張遼、高順等一系列將軍的帶兵心得以後,呂綺玲也越發穩健,如同其他有經驗的將軍一樣,沉默寡言,一直冷著一張臉,看起來就很可靠,少有這樣活潑的時候了。
也是,